出自宋代楊蟠《次韻奉酬》:
猿聲未落鳥聲愁,筍發(fā)花開澗水流。
還對春風(fēng)驚節(jié)物,漫思野老傍林邱。
古人得道多深隱,賢守知名貴早收。
林下頻過君莫怪,自看骨相匪對侯。
注釋參考
林下
林下 (línxià) 幽僻之境,引伸指退隱或退隱之處 retirement 獨此林下意,杳無區(qū)中緣。——李白《安陸寄劉綰》過君
有過失之君?!豆茏印こ廾摇罚骸爸袊耍^危國過君而弋其能者,豈不幾於危社主哉?”
骨相
(1).指人或動物的骨骼、形體、相貌。 唐 韓愈 《韶州留別張端公使君》詩:“久欽 江總 文才妙,自嘆 虞翻 骨相屯。” 清 黃遵憲 《度遼將軍歌》:“人言骨相應(yīng)封侯,恨不遇時逢一戰(zhàn)?!?/p>
(2).指花木枝干的姿態(tài)。 宋 楊萬里 《芭蕉》詩:“骨相玲瓏透入窗,花頭倒掛紫荷香?!?茅盾 《櫻花》:“它沒有梧桐那樣的癩皮,也不是桃樹的骨相,自然不是楓--因為楓葉照眼紅的時候,它已經(jīng)零落了。”
(3).內(nèi)里;實質(zhì)?!缎咽篮阊浴煽h令競義婚孤女》:“常言道:佛是金裝,人是衣裝。世人眼孔淺的多,只有皮相,沒有骨相。”
楊蟠名句,次韻奉酬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