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劉禹錫《平蔡州三首》
蔡州城中眾心死,妖星夜落照壕水。漢家飛將下天來,
馬箠一揮門洞開。賊徒崩騰望旗拜,有若群蟄驚春雷。
狂童面縛登檻車,太白夭矯垂捷書。相公從容來鎮(zhèn)撫,
常侍郊迎負(fù)文弩。四人歸業(yè)閭里間,小兒跳浪健兒舞。
汝南晨雞喔喔鳴,城頭鼓角音和平。路傍老人憶舊事,
相與感激皆涕零。老人收泣前致辭,官軍入城人不知。
忽驚元和十二載,重見天寶承平時。
九衢車馬渾渾流,使臣來獻(xiàn)淮西囚。四夷聞風(fēng)失匕箸,
天子受賀登高樓。妖童擢發(fā)不足數(shù),血污城西一抔土。
南峰無火楚澤間,夜行不鎖穆陵關(guān)。策勛禮畢天下泰,
猛士按劍看恒山。
注釋參考
四夷
(1).古代華夏族對四方少數(shù)民族的統(tǒng)稱。含有輕蔑之意?!稌ぎ吤罚骸八囊淖篑?,罔不咸賴。” 孔 傳:“言東夷、西戎、南蠻、北狄,被髮左衽之人,無不皆恃賴三君之德?!薄逗鬂h書·東夷傳》:“凡蠻、夷、戎、狄總名四夷者,猶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皆號諸侯云。”
(2).泛指外族、外國。 清 魏源 《<圣武記>敘》:“不憂不逞志于四夷,而憂不逞志于四境。” 魯迅 《墳·文化偏至論》:“ 中國 之在天下,見夫四夷之則效上國,革面來賓者有之;或野心怒發(fā),狡焉思逞者有之;若其文化昭明,誠足以相上下者,蓋未之有也?!?/p>
聞風(fēng)
(1).聽到音訊或傳聞。 唐 劉禹錫 《平蔡州》詩之三:“四夷聞風(fēng)失匕筯,天子受賀登高樓?!薄肚皾h書平話》卷上:“滅 楚 以來,四海安寧,民皆快樂,萬里聞風(fēng),一鼓而收之?!?郭沫若 《洪波曲》第十三章二:“一夜之間,聞風(fēng)逃遁,真真是無上的恥辱?!?/p>
(2).探聽消息。 周立波 《暴風(fēng)驟雨》第二部十五:“ 老孫頭 也聞風(fēng)來了?!?浩然 《艷陽天》第一一四章:“ 馬齋 是從小河邊上來,也是到處聞風(fēng)的?!?/p>
失匕箸
《三國志·蜀志·先主傳》:“是時 曹公 從容謂 先主 曰:‘今天下英雄,惟使君與 操 耳。 本初 之徒,不足數(shù)也?!?先主 方食,失匕箸?!敝^因受驚而失落手中的餐具。后稱受驚失措為“失箸”、“失匕”。 宋 蘇軾 《唐道人言天目山上俯視雷雨》詩:“山頭只作嬰兒看,無限人間失箸人?!?宋 蘇軾 《曹既見和復(fù)次韻》:“誰令妄驚怪,失匕號萬竅?!?/p>
天子
天子 (tiānzǐ) 古以君權(quán)為神所授,故稱帝王為天子 emperor,the son of God 歸來見天子。——《樂府詩集·木蘭詩》 天子坐明堂。登高
登高 (dēnggāo) 上到高處。也特指重陽節(jié)登山的風(fēng)俗 ascend a height 登高壯觀天地間,大江茫茫去不還?!啤?李白《廬山遙寄盧侍御虛舟》劉禹錫名句,平蔡州三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