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湖東觀遲歸去,相就盤跚勃窣行
出自宋代張镃《約周希稷游湖上園》:
句法參同李翰林,風(fēng)流依約謝宣城,放懷應(yīng)喜醉三日,聽曲知無誤一聲。
箬葉露方高石室,桂枝香譜度銀笙。
西湖東觀遲歸去,相就盤跚勃窣行。
注釋參考
西湖
西湖 (Xī Hú) 湖名。在浙江省杭州市區(qū)以西,三面環(huán)山(有南高峰、北高峰、玉皇山等),周長15公里,被孤山、白堤、蘇堤分隔為外西湖、里西湖、后西湖、小南湖和岳湖 the West Lake東觀
(1). 東漢 洛陽 南宮內(nèi)觀名。 明帝 詔 班固 等修撰《漢記》于此,書成名為《東觀漢記》。 章 和 二帝時為皇宮藏書之府。后因以稱國史修撰之所。 南朝 陳 徐陵 《謝敕賚燭盤賞答齊國移文啟》:“臣職居南史,身典東觀,謹(jǐn)述私榮、傳之方策?!?唐 劉禹錫 《送分司陳郎中祗召直史館重修三圣實錄》詩:“遠(yuǎn)取南朝貴公子,重修東觀帝王書?!?/p>
(2).稱宮中藏書之所。 北周 庾信 《皇夏樂》:“南宮學(xué)已開,東觀書還聚?!?唐太宗 《賦尚書》詩:“ 崇文 時駐步,東觀還停輦。輟膳玩《三墳》,暉燈披《五典》?!?清 錢謙益 《<董文敏公遺集>序》:“故其題識賞鑒之文,區(qū)明雅俗,別裁真?zhèn)?,東觀輸其博,南宮遜其精?!?/p>
歸去
歸去 (guīqù) 回去 go back 離家已久,今當(dāng)歸去相就
(1).主動靠近;主動親近。 唐 元稹 《蟆子》詩之一:“將身遠(yuǎn)相就,不敢恨非辜?!?宋 秦觀 《雷陽書事》詩:“蚩氓托絲布,相就通慇懃?!?清 紀(jì)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灤陽消夏錄一》:“ 江寧 一書生,宿故家廢園中,月夜有艷女窺窗,心知非鬼即狐,愛其姣麗,亦不畏怖,招使入室,即宛轉(zhuǎn)相就,然始終無一語?!?魯迅 《<偽自由書>后記》:“捕房律師 王耀堂 以被告誘未滿十六歲之女子,雖其后數(shù)次皆該女自往被告家相就,但按法亦應(yīng)qiang{1*1}奸罪論,應(yīng)請訊究。”
(2).會面。 明 李贄 《送汪鼎甫南歸省母序》:“丁酉歲余住 西山 極樂精舍 ,而 鼎甫 復(fù)來京師,與余相就?!?/p>
盤跚
亦作“ 盤珊 ”。 1.猶蹣跚。跛行貌;不正貌。 漢 王延壽 《夢賦》:“鬼驚魅怖,或盤跚而欲走,或拘攣而不能步?!?晉 潘尼 《鱉賦》:“既顛墜於巖岸,方盤跚而雅步?!?宋 范成大 《致一齋述事》詩:“文書煙海困浮沉,不覺盤跚百病侵?!?明 徐渭 《讀龍?zhí)钑罚骸?渭 小子感先生之憂道,識先生之苦心,雖志氣不前,而盤珊思振?!?/p>
(2).婆娑貌。 唐 李賀 《瑤華樂》詩:“舞霞垂尾長盤跚,江澄海浄神母顏?!?唐 皮日休 《夏景無事因懷章來二上人》詩之二:“佳樹盤珊枕草堂,此中隨分亦閒忙?!?前蜀 牛嶠 《菩薩蠻》詞:“釵重髻盤珊,一枝紅牡丹?!?/p>
槃跚:亦作“ 槃散 ”。亦作“ 槃珊 ”。猶蹣跚。行走搖晃不穩(wěn)貌?!妒酚洝て皆萸淞袀鳌罚骸懊窦矣熊L者,槃散行汲。 平原君 美人居樓上,臨見,大笑之。” 司馬貞 索隱:“散音先寒反,亦作‘跚’,同音?!?宋 無名氏 《道山清話》:“﹝老僕﹞管押行李在后,泥濘不能進, 少游 留道旁人家以俟,久之,方槃珊策杖而至。” 明 王錂 《春蕪記·巧詆》:“槃跚難挨,羞殺我職居槐宰?!?/p>
勃窣
亦作“ 勃崒 ”。1.匍匐而行;跛行?!段倪x·司馬相如<子虛賦>》:“於是乃相與獠於蕙圃,媻珊勃窣上金堤?!?李善 注引 韋昭 曰:“媻跚勃窣,匍匐上也。” 宋 陳鵠 《耆舊續(xù)聞》卷二:“誰言水北無人到,亦有槃珊勃崒行?!?清 褚人穫 《堅瓠八集·朱文公足疾》:“出門放步人爭看,不是前來勃窣翁?!?/p>
(2).猶婆娑。形容才氣橫溢,詞彩繽紛。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文學(xué)》:“ 劉 前進謂撫軍曰:‘下官今日為公得一太常博士妙選?!惹?,撫軍與之話言,咨嗟稱善曰:‘ 張憑 勃窣為理窟?!从脼樘2┦??!?徐震堮 校箋:“勃窣即婆娑之聲轉(zhuǎn)?!?金 高士談 《次韻飲嵓夫家醉中作》:“清新 李白 詩能勝,勃窣 張憑 理最玄?!?康有為 《六哀》詩之二:“大哉《仁學(xué)》書,勃窣天為驚?!?/p>
(3).猶婆娑。紛披貌。 明 劉基 《贈道士蔣玉壺長歌》:“流蘇勃窣垂鏤膺,斒斕駁馬騮駱驓?!?/p>
(4).猶婆娑。搖曳貌。 姚錫鈞 《即事效湘綺樓體》詩:“玄譚簾勃窣,清照水委迤?!?/p>
張镃名句,約周希稷游湖上園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