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皮日休《太湖詩游毛公壇》:
卻上南山路,松行儼如廡。
松根礙幽徑,孱顏不能斧。
擺履跨亂云,側(cè)巾蹲怪樹。
三休且半日,始到毛公塢。
兩水合一澗,潈崖卻為浦。
相敵百千戟,共攂十萬鼓。
噴散日月精,射破神仙府。
唯愁絕地脈,又恐折天柱。
一窺耳目眩,再聽云發(fā)豎。
次到煉丹井,井干翳宿莽。
下有蕊剛丹,勺之百疾愈。
凝于白獺髓,湛似桐馬乳。
黃露醒齒牙,碧黏甘肺腑。
檜異松復(fù)怪,枯疏互撐拄。
乾蛟一百丈,髐然半天舞。
下有毛公壇,壇方不盈畝。
當(dāng)時云龍篆,一片苔蘚古。
時時仙禽來,忽忽祥煙聚。
我愛周息元,忽起應(yīng)明主。
三諫卻歸來,回頭唾圭組。
伊余何不幸,斯人不復(fù)睹。
如何大開口,與世爭枯腐。
將山待夸娥,以肉投猰貐。
欻坐侵桂陰,不知巳與午。
茲地足靈境,他年終結(jié)宇。
敢道萬石君,輕于一絲縷。
注釋參考
丹井
(1).丹石之井。 晉 王嘉 《拾遺記·晉時事》:“傍有丹石井,非人所鑿……續(xù)人髮以為繩,汲丹井之水,久久方得升之水。”
(2).煉丹取水的井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雜體詩·效謝靈運<游山>》:“乳竇既滴瀝,丹井復(fù)寥泬?!?唐 顧況 《山中》詩:“野人愛向山中宿,況在 葛洪 丹井西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送楊懷湄擢臨安令》詩:“ 許椽 仙居丹井在, 謝公 游策碧云深?!?/p>
井干
亦作“ 井榦 ”。 1.井上圍欄?!肚f子·秋水》:“出跳梁乎井干之上,入休乎缺甃之崖。” 成玄英 疏:“干,井欄也?!?宋 沉括 《夢溪筆談·權(quán)智》:“歲久,井榦摧敗。” 明 何景明 《七述》:“上通中霤,下旋井干。”
(2).指構(gòu)木所成的高架。 南朝 宋 鮑照 《蕪城賦》:“版筑雉堞之殷,井干烽櫓之勤?!?祝廉先 《<文選>六臣注訂譌》:“凡營造樓臺,必筑累萬木,轉(zhuǎn)相交入,如井干?!?/p>
(3).見“ 井干樓 ”。
(4).泛指樓臺?!段倪x·謝朓<同謝咨議詠銅雀臺>詩》:“繐帷飄井干,罇酒若平生?!?李善 注:“井干,臺之通稱。” 唐 上官儀 《故北平公挽歌》:“寂寂琴臺晚,秋陰入井干?!?明 何景明 《銅雀妓》詩:“井干日已摧,繐帷寧復(fù)施?!?/p>
宿莽
(1).經(jīng)冬不死的草。《楚辭·離騷》:“朝搴 阰 之木蘭兮,夕攬洲之宿莽?!?王逸 注:“草冬生不死者, 楚 人名曰宿莽?!?唐 獨孤及 《垂花塢醉后戲題》詩序:“道士 張?zhí)?伐薪為堰,封土以壅澮,余亦命薙氏治蕪穢而剗宿莽?!?清 史震林 《高陽臺》詞:“壟頭宿莽堪哀,有青青細(xì)草,禁得霜摧。”
(2).特指墓前野草。 明 鄭若庸 《玉玦記·觀潮》:“不見射弩英雄,玉匣又陳宿莽。” 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小梅》:“至座有良朋,車裘可共;迨宿莽既滋,妻子陵夷,則車中人望望然去之矣?!?/p>
(3).借指死亡。 明 屠隆 《綵毫記·仙翁指教》:“今朝握手江湖上,勸蚤晚拋塵網(wǎng),朱顏暗里銷,白髮愁中長,你看今古英雄俱宿莽?!?/p>
(4).卷施草?!稜栄拧め尣荨贰熬硎┎莅涡牟凰馈?晉 郭璞 注:“宿莽也?!?郝懿行 義疏:“凡草通名莽,惟宿莽是卷施草之名也?!薄短接[》卷九九八引《南越志》:“ 寧鄉(xiāng)縣 草多卷施, 江 淮 間謂之宿莽?!?/p>
皮日休名句,太湖詩游毛公壇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