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戎昱《贈岑郎中》:
童年未解讀書時,誦得郎中數(shù)首詩。
四海煙塵猶隔闊,十年魂夢每相隨。
雖披云霧逢迎疾,已恨趨風拜德遲。
天下無人鑒詩句,不尋詩伯重尋誰。
注釋參考
披云霧
撥開云霧,得見青天。比喻人的神情清朗。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賞譽》:“ 衛(wèi)伯玉 為尚書令,見 樂廣 與中朝名士談議,奇之……命子弟造之,曰:‘此人,人之水鏡也,見之若披云霧,覩青天?!?清 王夫之 《宋論·太祖》:“俾其耳目心思之牖,如披云霧而見青霄者,誰為為之邪?”亦省作“ 披霧 ”?!赌鲜贰た仔菰磦鳌罚骸安黄诤鲇M清顏,頓祛鄙吝,觀天披霧,驗之今日?!?宋 李綱 《辭免領開封府事表》:“去魑魅之域而已幸於賜環(huán),簉云龍之廷而方期於披霧?!?/p>
逢迎
逢迎 (féngyíng) 違心趨奉迎合 make up to;fawn on 逢迎拍馬 迎接 meet face to face 新婦識馬聲,躡履相逢迎。——《玉臺新詠·古詩為焦仲卿妻作》趨風
亦作“趍風”。1.疾行至下風,以示恭敬?!蹲髠鳌こ晒辍罚骸?郤至 三遇 楚子 之卒,見 楚子 ,必下,免胄而趨風?!?漢 劉向 《新序·善謀一》:“是故 虞卿 一言,而 秦 之震懼趨風,馳指而請備?!?宋 張耒 《答林學士啟》:“ 耒 , 淮 楚 晚進,場屋后來,辱登門墻,嘗備官屬,當趨風於末座,乃首贄於長牋?!?清 吳熾昌 《客窗閑話·雙縊廟》:“縞袂趨風,匹夫之志難奪;紅顏赴義,匹婦之諒可悲?!?/p>
(2).引申指瞻仰風采。 宋 曾鞏 《越州賀提刑夏倚狀》:“ 鞏 於此備官,云初託庇,喜趨風之甚邇,諒考履之惟和?!?/p>
(3).聞風而來。 唐 聶夷中 《燕臺》詩之一:“自然 樂毅 徒,趨風走天下。何必馳鳳書,旁求向林野?!?/p>
(4).引申指追隨仿效。 元 辛文房 《唐才子傳·章碣》:“ 碣 有異才,嘗草創(chuàng)詩律,於八句中,足字平側,各從本韻……自稱變體。當時趨風者亦紛紛而起也?!?明 湯顯祖 《與許仰亭吏部書》:“太學趍風之后,音徽邈綿,南國多年,山川映發(fā)?!?清 陳康祺 《郎潛紀聞》卷十三:“見朋輩中鉆研古書,不工制藝者,遇稍解風雅之主司,多以二三場殫洽見收;而一二揣摩時尚,趨風乘沫之士,迄老死不獲知遇?!?/p>
拜德
拜謝恩德;禮拜大德?!蹲髠鳌ふ压辍罚骸?子產 拜,使五卿皆拜,曰:‘吾子靖亂,敢不拜德?’” 元 秦簡夫 《趙禮讓肥》第三折:“我拜德不拜壽,我把哥哥擒于山寨,觸犯著賢士,休怪,請賢士穩(wěn)穩(wěn)安坐,受取 馬武 八拜。”
戎昱名句,贈岑郎中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