淹中學邃方成傳,谷口名高豈待卿
出自宋代范成大《致政承奉盧君挽詞》:
泮小橋門識太平,歸來霜鬢老柴荊。
淹中學邃方成傳,谷口名高豈待卿。
黃壤無情埋玉樹,青衫有道勝金籯。
襄陽耆舊今蕭索,惟有松風到晚清。
注釋參考
淹中
(1). 春秋 魯國 里名。在今 山東省 曲阜市 。古文《禮經(jīng)》所出之處?!稘h書·藝文志》:“《禮古經(jīng)》者,出於 魯 淹中 ?!?顏師古 注引 蘇林 曰:“里名也。” 清 龔自珍 《己亥雜詩》之二八三:“曩將 奄 宅證 淹中 ,肅肅微言謦欬逢。”
(2).借指儒家學術中心。 南朝 梁 劉孝綽 《<昭明太子集>序》:“於時 淹中 、 稷下 之生, 金華 、 石渠 之士,莫不過衢樽而挹多少,見斗極而曉西東?!?唐 楊炯 《遂州長江縣先圣孔子廟堂碑》:“冬《禮》春《詩》之化,再造雙 川 ; 淹中 、 稷下 之風,一匡三 蜀 ?!?唐 皇甫冉 《閑居作》詩:“學謝 淹中 術,詩無 鄴下 名?!?/p>
(3).深廣中正?!端螘ぶx景仁傳》:“其器體淹中,情寄實重?!?/p>
谷口
(1).山谷的出入口?!读w·分險》:“衢道谷口,以武衝絶之。” 唐 王維 《歸輞川作》詩:“谷口疎鐘動,漁樵稍欲稀?!?清 黃景仁 《偕邵元直游吾谷》詩:“此間看山復看楓,谷口敞與平原同?!?/p>
(2).古地名。又名 瓠口 。在今 陜西 禮泉 東北。 西漢 于此置 谷口縣 , 東漢 廢。因位于 九嵕山 東、 仲山 西,當 涇水 出山之處,故謂之 谷口 。古時相傳為 黃帝 升仙的地方。也稱 寒門 ?!稘h書·郊祀志上》:“其后 黃帝 接萬靈 明庭 。 明庭 者, 甘泉 也。所謂 寒門 者, 谷口 也。” 顏師古 注引 服虔 曰:“ 黃帝 升仙之處也?!庇肿ⅲ骸?谷口 , 仲山 之 谷口 也……以 仲山 之北寒涼,故謂此谷為 寒門 也?!?/p>
(3).古地名。在今 陜西 淳化 西北。 秦 時于此置 云陽縣 ?!稇?zhàn)國策·秦策三》:“ 范雎 曰:‘大王之國,北有 甘泉 、 谷口 。’” 鮑彪 注:“在 云陽 。” 西漢 末年,高士 鄭樸 (字 子真 )曾隱居于此。 漢 揚雄 《法言·問神》:“ 谷口 鄭子真 ,不屈其志,而耕乎巖石之下,名震於京師?!?唐 李白 《贈韋秘書子春》詩:“ 谷口 鄭子真 ,躬耕在巖石?!?王琦 注引《雍錄》:“ 谷口 在 云陽縣 西四十里, 鄭子真 隱於此?!焙蠼柚鸽[者所居之處。 元 楊奐 《得邳大用書復寄》詩:“ 谷口 知何似,他年愿卜隣?!?清 錢謙益 《高郵道中簡顧所建》詩:“負耒我今歸 谷口 ,驚弓君莫問壺頭?!?/p>
名高
崇高的聲譽;名聲顯著。《韓非子·說難》:“所説出於為名高者也,而説之以厚利,則見下節(jié)而遇卑賤,必棄遠矣?!薄度龂尽の褐尽ば戾銈鳌罚骸巴?毛孝先 、 崔季珪 等用事,貴清素之士,于時皆變易車服以求名高?!?宋 蘇軾 《和劉道原詠史》:“名高不朽終安用,日飲無何計亦良?!?明 李贄 《與焦弱侯書》:“乃學其講道學,聚徒眾,收門生,以博名高,圖富貴?!?/p>
范成大名句,致政承奉盧君挽詞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