詠雪 / 詠雪聯(lián)句
謝太傅寒雪日內(nèi)集,與兒女講論文義。俄而雪驟,公欣然曰:“白雪紛紛何所似?”兄子胡兒曰:“撒鹽空中差可擬?!毙峙唬骸拔慈袅跻蝻L起。”公大笑樂。即公大兄無奕女,左將軍王凝之妻也。
翻譯和注釋
譯文
謝安在寒冷的雪天舉行家庭聚會,給子侄輩的人講解詩文。不久,雪下得大了,太傅高興地說:“這紛紛揚揚的白雪像什么呢?”他哥哥的長子謝朗說:“在空中撒鹽差不多可以相比?!绷硪粋€哥哥的女兒說:“不如比作柳絮憑借著風飛舞。”太傅大笑起來。她就是謝奕的女兒謝道韞,左將軍王凝之的妻子。
注釋
謝太傅:即謝安(.320年-385年),字安石,晉朝陳郡陽夏(現(xiàn)在河南太康)人。做過吳興太守、侍 中、吏部尚書、中護軍等官職。死后追贈為太傅。
內(nèi)集:家庭聚會。
兒女:子侄輩。
講論文義:講解詩文。
俄而:不久,不一會兒。
驟:急,緊。
欣然:高興的樣子。然:……的樣子。
何所似:像什么。何,什么;似,像。
胡兒:即謝朗。謝朗,字長度,謝安哥哥的長子。做過東陽太守。
差可擬:差不多可以相比。差,大致,差不多;擬,相比。
未若:倒不如。
因:憑借。
即:是。
無奕女:指謝道韞(yùn),東晉有名的才女,以聰明有才著稱。無奕,指謝奕,字無奕。
王凝之:字叔平,大書法家王羲之的第二個兒子,做過江州刺史、左將軍、會稽內(nèi)史等。
詠雪 / 詠雪聯(lián)句問答
問:《詠雪 / 詠雪聯(lián)句》的作者是誰?
答:詠雪 / 詠雪聯(lián)句的作者是劉義慶
問:詠雪 / 詠雪聯(lián)句是哪個朝代的詩文?
答:詠雪 / 詠雪聯(lián)句是南北朝的作品
問:詠雪 / 詠雪聯(lián)句是什么體裁?
答:文言文
問:謝太傅寒雪日內(nèi)集,與兒女講論文義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謝太傅寒雪日內(nèi)集,與兒女講論文義 出自 南北朝劉義慶的《詠雪 / 詠雪聯(lián)句》
問:謝太傅寒雪日內(nèi)集,與兒女講論文義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謝太傅寒雪日內(nèi)集,與兒女講論文義 的下一句是 俄而雪驟,公欣然曰:“白雪紛紛何所似?”兄子胡兒曰:“撒鹽空中差可擬。
問:出自劉義慶的名句有哪些?
答:劉義慶名句大全
詠雪 / 詠雪聯(lián)句賞析
這是一則千古佳話,表現(xiàn)了女才子謝道韞杰出的詩歌才華、對事物細致的觀察和具有靈活想象力。
據(jù)《晉書·王凝之妻謝氏傳》及《世說新語·言語》篇載,謝安寒雪日嘗內(nèi)集,與兒女講論文義,俄而雪驟,安欣然唱韻,兄子朗及兄女道韞賡歌(詩即如上),安大笑樂。
謝安所樂,在于裙釵不讓須眉,侄女之詩才,更在侄子之上。按謝朗少有文名,《世說新語·言語》篇引《續(xù)晉陽秋》稱他“文義艷發(fā)”,《文學》篇引《中興書》說他“博涉有逸才”。所以叔父出韻起題,侄子即為唱和,正見其才思敏捷也。平心而論,“撒鹽空中”亦不失為一種比方,雪,以其粉白晶瑩飄散而下,謝朗就近取譬,用撤鹽空中擬之,雖不高明,也差可形容了。
然而,聰穎的妹妹并不迷信兄長的才名。她覺得,以鹽擬雪固然不錯,但沒有形容出雪花六瓣,隨風飄舞,紛紛揚揚,無邊無際的根本特征。于是,針對兄長的原句,她作了大膽的修正:“未若柳絮因風起?!?/p>
柳絮,作為春時景物,有似花非花,因風而起,飄忽無根,滿天飛舞的特征。晉伍輯之《柳花賦》曾形容:“揚零花而雪飛,或風回而游薄,或霧亂而飆零,野凈穢而同降,物均色而齊明?!敝x道韞將此來比擬北風吹起漫天飛雪,堪稱契合無間。取柳絮可比其形言其大,點明當時的“雪驟”之景,而“因風起”更指出它隨風飄舞,漫無邊際的自然特點。(宋代的賀鑄《青玉案》詞有“滿城風絮”句。)由此較之,雪花柳絮,可謂是異跡而同趣了。如此再看“撒鹽空中”的比方,則未免有局促見肘之誚了。
清人沈德潛說:“事難顯陳,理難言罄,每托物連類以形之?!保ā墩f詩晬語》卷下)比喻是詩歌的基本修辭手法。其要在于貼切傳神,新穎入妙。這正是謝道韞此句高于他兄長的地方。
但是,真正的佳句名句之所以千古流傳,播傳人口,更重要還在于它能通過形象傳達出作者內(nèi)心的思想感情。謝道韞的這句詩,其佳處不僅在工干設(shè)譬,還在于透露出女才子熱愛生活、熱愛自然的情懷。她將北風飛雪的嚴寒冬景,比作東風吹綿的和煦春色,正表現(xiàn)出女作者開朗樂觀的胸襟以及對美好春光的由衷向往。
據(jù)《晉書》本傳,謝道韞的聯(lián)句不僅得到她叔父的稱賞,而且還受到在場嘉賓的一致贊許。這次聯(lián)句,遂傳為一時佳話,謝道韞從此也贏得了“詠絮才”的美名。后來南朝梁劉孝綽寫過一首《對雪詩》,其中有“桂華殊皎皎,柳絮亦霏霏。詎比咸池曲,飄飖千里飛”。也許是受到謝道韞的啟發(fā)。
須要說明的是,謝道韞的出色聯(lián)句。并不是一時之功,剎那靈感,而是有她平時深厚的文學修養(yǎng)作基礎(chǔ)的。《世說新語·言語》篇引《婦人集》稱她“有文才,所著詩、賦、誄,頌傳于世”??上Ы^大部分沒有保存到今天。
- 龍華山寺寓居十首作客他鄉(xiāng)久,宜人此界稀。身閒長挾策,地僻慣披衣。妻有虀鹽樂,兒因筍蕨肥。出門何所適,終日掩荊扉。
- 滿江紅臘近嘉平,誰教放、梅梢弄雪。更為問、霜前甘澤,應(yīng)何時節(jié)。十莢堯蓂開翠羽,一番潘貌蒸紅頰。是武夷、六六洞王中,生賢哲。頭未雪,心猶鐵。柔不茹,剛難折。個功名懷抱,試看攄發(fā)。淥水中間辭地角,絳霄高處朝天闕。管癡兒、事了掛冠歸,方華發(fā)。
- 寄弟昔我初去家,諸弟各弱小。阿季髡兩髦,覷人眸子繚。后園偷棗栗,揉升極木沙。叔也從之求,揖我謂我矯。分甘一不均,戰(zhàn)爭在毫秒。余時輕別離,昂頭信一掉。老弟況童駿,樂多憂愁少。瞥然成六秋,光明如過鳥。世味一飽嘗,甘心厭茶家。夢里還鄉(xiāng)國,溝徐苦了了。朝企恒抵昏,夕思或達曉。君詩忽見慰,回此肝腸繞。生世非一途,處身貴深窈。眾方奔恬愉,圣賢類悄悄。二陸盛波張,鶴唳悲江表。夷齊爭三光,豈不在俄殍!我今寄好語,君其聽勿藐!一愿先知命,再愿耐僻摽。
- 送清江王守赴召世言富貴昜得家世難有賢,父兄子弟未渠賢。君不見祖孫父子兄與弟,根蘭樹玉枝亦桂。魏晉以來誰子家,只數(shù)江淮一王氏。世言淮水若絕渠不昌,不知淮水有絕渠更長。請看南朝到吾宋,中間人物無闕空。有曾有且繼茂弘,即今紫樞繼子明。昔繒一人今三人,后者玉振前金聲。阿樞更有金玉阿,兄子兩有剛方兼豈弟。清江五馬求自東,三年一日一春風。又聞一節(jié)喚歸去,父老攔街遮不住。喚他父老且細聽,朝家也要好公卿。父老莫與朝家爭,打鼓發(fā)般催速行。
- 我儂詞標簽:抒情爾儂我儂,忒煞情多,情多處,熱似火。把一塊泥,捻一個爾,塑一個我,將咱兩個,一齊打破,用水調(diào)和。再捻一個爾,再塑一個我。我泥中有爾,爾泥中有我。我與爾生同一個衾,死同一個槨!
- 雪中次韻積雪何所待,凍云終未開。有時聞瀉竹,無路去尋梅。只欲關(guān)門臥,誰能蕩槳來。辟寒須底物,正乏曲生才。
- 婦子看日劣女還閨闔,癡爺看日頭。幾生親骨肉,不共戴天讎。
- 轉(zhuǎn)調(diào)踏莎行/踏莎行宿雨才收,馀寒尚力。牡丹將綻也、近寒食。人間好景,算仙家也惜。因循盡掃斷、蓬萊跡。舊日天涯,如今咫尺。一月五番價、共歡集。些兒壽酒,且莫留半滴。一百二十個、好生日。
- 過吳江垂虹四年別,淼淼來夢境。今晨整芒屨,柳風吹鬢影。春光徹重淵,蛟困綠波靜。遠帆有遠處,小立為徐領(lǐng)。浩歌翁自得,白發(fā)亂垂頸。一室世誰如,三萬六千頃。平生卜鄰意,此際味差永。翁肯平分歟,吾其辨漁艇。
- 寄西澗葉侍郎擬立門前雪,來時春又深。望塵思北面,因病負初心。形役猶甘分,腸枯費苦吟。升堂定何日,洗耳聽規(guī)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