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寅之招飲同登九江城問答
問:《李寅之招飲同登九江城》的作者是誰?
答:李寅之招飲同登九江城的作者是方回
問:李寅之招飲同登九江城是哪個朝代的詩文?
答:李寅之招飲同登九江城是宋代的作品
問:覆卻罔攸測,理亂非所任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覆卻罔攸測,理亂非所任 出自 宋代方回的《李寅之招飲同登九江城》
問:覆卻罔攸測,理亂非所任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覆卻罔攸測,理亂非所任 的下一句是 兀兀兔株意,哀哀鶯谷音。
問:出自方回的名句有哪些?
答:方回名句大全
- 喜遷鶯萬緣多暇。便杖屨閑游,田園鄰舍。雨笠風巾,鶉衣鶴骨,韜晦翠微峰下。眼底世情群擾,方外天機獨霸。德風化。樂清虛恬淡,無為華夏。幽雅。云鶴駕。歸去故園,鶯燕吟王謝。水石清華,巖壑深遠,高邁軟紅車馬。千古是非成敗,一枕煙霞溪野。妙哉也。這生涯欲賣,誰能酬價。
- 宣靜三臺 嗚鶴余音卷一自小飄蓬,身心落魄,云游多在山東。世間事,看破渾是假,想榮華猶似夢中。蓋個庵兒,隈山靠水,栽松種竹成林??慌懊鳎瑯非彘e、勝競利名。月朗山東,涼風細細,南溪綠水粼粼。漸煉得方寸如灰冷,一陽生,玉鼎自溫。秀氣氤氳,仙花爛熳,芳芬開遍黃庭。玉女金童,采將來、煉就紫金。運轉三關,驅回四象,沖和一點靈明。氣結神凝。聽笙簫、一派樂音。夙世前緣,生逢正教,全真妙道幽深。行滿功成,跨鸞鶴上太
- 烏夜啼幾曲微風按柳,生香暖日蒸花。鴛鴦睡足芳塘晚,新綠小窗紗。尺素難將情緒,嫩羅還試年華。憑高無處尋殘夢,春思入琵琶。
- 西湖年年柳眼青歸處,門外游人可自閒。天氣又晴晴又雨,樓臺依寺寺依山。酒邊歌拍穿花外,船上簫聲落水間。光景留連寬自惜,鷓鴣啼罷暮城關。
- 偈頌一百零四首光明幢,如來藏。八面玲瓏,十方通暢。試佛祖大病之瘡疣,見鬼神幽愁之情狀。抬你斧,抬你娘,抬上方丈,洞山寧免無根謗。
- 撲蝴蝶近/撲蝴蝶風荷露竹,秋意侵疏鬢。微燈曲幾。有簾通桂影。乍涼衣著,輕明微醉,歌聲聽穩(wěn)。新愁殢人方寸。怎不悶。當初欲憑,燕翼西飛寄歸信。小窗睡起,梁間都去盡。夜長旅枕先知,秋杪黃花漸近。一成為伊銷損。
- 答李滁州見寄相逢遽嘆別離牽,三見江皋蕙草鮮。白發(fā)俱生歡未再,滄洲獨往意何堅。愁看郡內花將歇,忍過山中月屢圓。終日望君休汝騎,愧無堪報起予篇。
- 清景堂公外捐塵慮,閑中見物情。蕉花紅炬密,竹節(jié)粉環(huán)輕。燕泊簾鉤語,蜂尋筆架鳴。靜能知此趣,吃吃笑勞生。
- 賈誼論非才之難,所以自用者實難。惜乎!賈生,王者之佐,而不能自用其才也?! 》蚓又≌哌h,則必有所待;所就者大,則必有所忍。古之賢人,皆負可致之才,而卒不能行其萬一者,未必皆其時君之罪,或者其自取也?! ∮抻^賈生之論,如其所言,雖三代何以遠過?得君如漢文,猶且以不用死。然則是天下無堯、舜,終不可有所為耶?仲尼圣人,歷試于天下,茍非大無道之國,皆欲勉強扶持,庶幾一日得行其道。將之荊,先之以冉有,申之以子夏。君子之欲得其君,如此其勤也。孟子去齊,三宿而后出晝,猶曰:“王其庶幾召我。”君子之不忍棄其君,如此其厚也。公孫丑問曰:“夫子何為不豫?”孟子曰:“方今天下,舍我其誰哉?而吾何為不豫?”君子之愛其身,如此其至也。夫如此而不用,然后知天下果不足與有為,而可以無憾矣。若賈生者,非漢文之不能用生,生之不能用漢文也?! 》蚪{侯親握天子璽而授之文帝,灌嬰連兵數十萬,以決劉、呂之雌雄,又皆高帝之舊將,此其君臣相得之分,豈特父子骨肉手足哉?賈生,洛陽之少年。欲使其一朝之間,盡棄其舊而謀其新,亦已難矣。為賈生者,上得其君,下得其大臣,如絳、灌之屬,優(yōu)游浸漬而深交之,使天子不疑,大臣不忌,然后舉天下而唯吾之所欲為,不過十年,可以得志。安有立談之間,而遽為人“痛哭”哉!觀其過湘為賦以吊屈原,紆郁憤悶,趯然有遠舉之志。其后以自傷哭泣,至于夭絕。是亦不善處窮者也。夫謀之一不見用,則安知終不復用也?不知默默以待其變,而自殘至此。嗚呼!賈生志大而量小,才有余而識不足也?! 」胖?,有高世之才,必有遺俗之累。是故非聰明睿智不惑之主,則不能全其用。古今稱苻堅得王猛于草茅之中,一朝盡斥去其舊臣,而與之謀。彼其匹夫略有天下之半,其以此哉!愚深悲生之志,故備論之。亦使人君得如賈生之臣,則知其有狷介之操,一不見用,則憂傷病沮,不能復振。而為賈生者,亦謹其所發(fā)哉!
- 問訊吉父六首晚雨蕭蕭只傍檐,此身無病亦凄然。若人心在悲歡外,卻是清涼八月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