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韻景文山堂聽箏三首問答
問:《次韻景文山堂聽箏三首》的作者是誰?
答:次韻景文山堂聽箏三首的作者是蘇軾
問:次韻景文山堂聽箏三首是哪個朝代的詩文?
答:次韻景文山堂聽箏三首是宋代的作品
問:馬上胡琴塞上姝,鄭中丞后有人無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馬上胡琴塞上姝,鄭中丞后有人無 出自 宋代蘇軾的《次韻景文山堂聽箏三首》
問:馬上胡琴塞上姝,鄭中丞后有人無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馬上胡琴塞上姝,鄭中丞后有人無 的下一句是 詩成樺燭飄金燼,八尺英公欲燎須。
問:出自蘇軾的名句有哪些?
答:蘇軾名句大全
- 十一月二日與陸明府陳廣文黃使君吳都曹江廣菊色猶黃處,梅花未發(fā)天。三山千里客,一笑六同年。公等多朱紱,予方乏坐氈。清談仍痛飲,應(yīng)作畫圖傳。
- 送遠客南原相送處,秋水草還生。同作憶鄉(xiāng)客,如今分路行。因誰寄歸信,漸遠問前程。明日重陽節(jié),無人上古城。
- 宜甫東樓晚飲賓主俱歡醉,高樓迥倚空。形忘羈檢外,酒散笑談中。昨市煙初白,秋園葉半紅。登臨不厭數(shù),朝夕是寒風(fēng)。
- 贈彥清好生惡殺號蒼天,天憫斯民欲息肩。自是大邦后不戢,在於南國使無{左亻右替日換心}。論功弗用矜三捷,寺勝何如何萬全。愿早結(jié)成修舊好,名垂史策畫凌煙。
- 寄悼浦江吳縣令清翁曾於詩裹識清名,幾夜吟看婺女星。番令宅前花未盛,延陵暮上草先青。燈搖殘月佳人哭,碑立斜陽御史銘。一紙哀歌和淚寄,山高水遠樹冥冥。
- 天仙子悵望前回夢里期,看花不語苦尋思。露桃宮里小腰肢。眉眼細,鬢云垂,唯有多情宋玉知。
- 感興憶昔金門初射策,一日聲華喧九陌。少年得意出風(fēng)塵,自為青云無所隔。主人掄才登桂堂,神京進秩奔殊方。墨綬銅章竟何用,巴云瘴雨徒荒涼。有時扼腕生憂端,儒書讀盡猶饑寒。丈夫意氣到如此,搔首空歌行路難。
- 和段學(xué)士南亭春日對雨晨飛晚未休,蘭閣客吟愁。蕭颯柳邊掛,縈紆花底流。聲繁乍離籟,灑急不成漚。經(jīng)夕江湖思,煙波一釣舟。
- 春間小詩書趙壁追錄之自得春風(fēng)信,開懷待此花。余寒固艱棘,今夕雪斜斜。
- 雷陽書事駱越風(fēng)俗殊,有疾皆勿藥。束帶趨祀房,用史巫紛若。弦歌薦繭栗,奴士洽觴酌。呻吟殊未央,更把雞骨灼。
- 境勝才思劣,詩成不稱心。——— 白居易首夏南池獨酌
- 家國莫先笞已子,漢人空識抱成王——— 陳普詠史上宣帝
- 右手持杯滿泛,左手持螯大嚼,萸菊互相酬——— 吳潛水調(diào)歌頭(戊午九月,偕同官延慶閣過碧沚)
- 玉蕤喚得馀春住,猶醉迷飛蝶——— 曹邍玲瓏四犯·被召賦荼
- 箯輿來往清苕岸,坡潁那能此樂全——— 程公許賀秀巖李工侍七首
- 碧樹吳洲遠,青山震澤深。——— 張祜松江懷古
- 吏部來何暮,王言念在茲——— 張子容贈司勛蕭郎中
- 早歲歸休心共在,他年相見話偏長——— 蘇軾和章七出守湖州二首
- 班資古直閣,勛伐舊西京。——— 李商隱送千牛李將軍赴闕五十韻
- 詩書坐對為客主,一啜已見沆瀣醨——— 黃庶家僮來持雙井芽數(shù)飲之輒成詩以示同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