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釋
【原題】:
次韻李希荀寄念七侄莊并用前韻和十七侄彀送其行
次韻李希荀寄念七侄莊并用前韻和十七侄彀送問答
問:《次韻李希荀寄念七侄莊并用前韻和十七侄彀送》的作者是誰?
答:次韻李希荀寄念七侄莊并用前韻和十七侄彀送的作者是蘇頌
問:次韻李希荀寄念七侄莊并用前韻和十七侄彀送是哪個朝代的詩文?
答:次韻李希荀寄念七侄莊并用前韻和十七侄彀送是宋代的作品
問:里閈相從秋復春,矜憐幾類黨頻頻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里閈相從秋復春,矜憐幾類黨頻頻 出自 宋代蘇頌的《次韻李希荀寄念七侄莊并用前韻和十七侄彀送》
問:里閈相從秋復春,矜憐幾類黨頻頻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里閈相從秋復春,矜憐幾類黨頻頻 的下一句是 摛詞已識言浮物,學藝兼知義入神。
問:出自蘇頌的名句有哪些?
答:蘇頌名句大全
- 病后夏初雜書近況十首客樓臥病過花時,老態(tài)如狂復似癡。甚欲不餐煙火食,頗能時賦草茅詩。余生自曉寸關(guān)尺,他日誰傳髓骨皮。少許青梅傾斗酒,心醒貌醉爾焉知。
- 車軒前添色牡丹一株開二十四枝成兩絕呈諸公牡丹一株開絕奇,二十四枝嬌娥圍。滿洛城人都不知,邵家獨占春風時。
- 送句都官粹建陽玉嶺名都古越疆,監(jiān)州今用上臺郎。溪山絕勝神仙宅,弦誦相聞禮義鄉(xiāng)。龍焙槍旗爭早晚,刺桐花葉候災穰。朝廷恤遠頻頒詔,更倚賢能慰一方。
- 早秋三首遙夜泛清瑟,西風生翠蘿。殘螢委玉露,早雁拂銀河。高樹曉還密,遠山晴更多?;茨弦蝗~下,自覺老煙波。一葉下前墀,淮南人已悲。蹉跎青漢望,迢遞白云期。老信相如渴,貧憂曼倩饑。生公與園吏,何處是吾師。薊北雁猶遠,淮南人已悲。殘?zhí)议g墮井,新菊亦侵籬。書劍豈相誤,琴尊聊自持。西齋風雨夜,更有詠貧詩。
- 合江亭晚眺倚杖鉤簾兩水間,晴光飛影上雕欄。帆催畫鷁摶風去,雪吐铦鋒作劍攢。平野煙浮迷遠目,晚溪潮漲失前灘。騎鯨一往扶桑近,休問人間行路難。
- 艷歌行翩翩堂前燕,冬藏夏來見。兄弟兩三人,流宕在他縣。故衣誰當補,新衣誰當綻。賴得賢主人,攬取為吾袒。夫婿從門來,斜柯西北眄。語卿且勿眄,水清石自見。石見何累累,遠行不如歸。
- 九日三首秋色蕭蕭野水邊,茱萸時節(jié)菊花天。明時未達青云晚,惆悵登高又一年。
- 行路難·其三有耳莫洗潁川水,有口莫食首陽蕨。含光混世貴無名,何用孤高比云月?吾觀自古賢達人,功成不退皆殞身。子胥既棄吳江上,屈原終投湘水濱。陸機雄才豈自保?李斯稅駕苦不早。華亭鶴唳詎可聞?上蔡蒼鷹何足道?君不見吳中張翰稱達生,秋風忽憶江東行。且樂生前一杯酒,何須身后千載名?
- 次韻葉觀文游賢沙鳳池安國之作春云覆老屋,孤僧正安禪。繽紛雨天花,云是千歲蓮。誰知天上相,來結(jié)林下緣。徜徉愛亭陰,灌木蒼虬然。古意吊鳳穴,祖風契漁船。豐隆亦解事,一掃千林煙。光風尚駘蕩,芳物俱蕃鮮。詩成史阿買,平處凌羲軿。登臨賴陶寫,可但思平泉。郊原問農(nóng)事,柔桑起蠶眠。
- 桂源早行聞雞已行邁,策馬更徘徊。月色依山盡,秋聲帶雨來。自堪悲玉璞,誰復筑金臺。薄宦空羈束,西齋長綠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