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釋
蘇軾詩集 卷十七
竹鶴問答
問:《竹鶴》的作者是誰?
答:竹鶴的作者是蘇軾
問:竹鶴是哪個朝代的詩文?
答:竹鶴是宋代的作品
問:竹鶴是什么體裁?
答:七絕
問:此君何處不相宜,況有能言老令威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此君何處不相宜,況有能言老令威 出自 宋代蘇軾的《竹鶴》
問:此君何處不相宜,況有能言老令威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此君何處不相宜,況有能言老令威 的下一句是 誰識長身古君子,猶將緇布緣深衣。
問:出自蘇軾的名句有哪些?
答:蘇軾名句大全
- 次韻致明聽琴病翁不咄咄,瑯然寄枯琴。倘無枯琴寄,孰表吾之心。形忘豈知病,道在寧復(fù)今。龍蟠老樟下,觱發(fā)搖長音。
- 驀山溪(元夕)半生羈旅,歲度經(jīng)元夜。長是競虛名,把良宵、等閑葉舍。去年元夜,道得□身間,依舊是,客長安,寂寞孤眠者。今年元夜。也則非鄉(xiāng)社。卻有人□約,攜手□、燈前月下。那知風(fēng)雨,此事又參差,成怨恨,獨(dú)凄惶,清淚潸然灑
- 眼兒媚(瞻叔兄生日五月三日)夢魂不踏正牙班。直作五云間。簡編真樂,塤篪雅韻,菽水清歡。都將瞥忽榮華事,春夢曉云看。只期他日,實(shí)愿受用,大耐高官。
- 頌古一○一首長江澄澈即蟾華,滿目清光未是家。借問漁舟何處去,夜深依舊宿蘆花。
- 題于越亭扁舟亭下駐煙波,十五年游重此過。洲觜露沙人渡淺,樹稍藏竹鳥啼多。山銜落照欹紅蓋,水蹙斜文卷綠羅。腸斷中秋正圓月,夜來誰唱異鄉(xiāng)歌。
- 偈頌七十六首怪得深夜寒,破曉清霜重。雙澗水無聲,千峰云欲凍。這里冷湫湫,那邊熱鬨鬨。不知那個得便宜,慚愧楊岐凍膿。
- 別曾學(xué)士兒時聞公名,謂在千載前。稍長誦公文,雜之韓杜編。夜輒夢見公,皎若月在天,起坐三嘆息,欲見亡繇緣。忽聞高軒過,驩喜忘食眠,袖書拜轅下,此意私自憐。道若九達(dá)衢,小智妄鑿穿。所愿瞻德容,頑固或少痊。公不謂狂疏,屈體與周旋。騎氣動原隰,霜日明山川。匏系不得從,瞻望抱悁悁。畫石或十日,刻楮有三年。賤貧未即死,聞道期華顛。他時得公心,敢不知所傳。
- 朱槿花二首朝菌一生迷晦朔,靈蓂千歲換春秋。如何槿艷無終日,獨(dú)倚欄干為爾羞。
- 夏日觀農(nóng)行行曠野間,田家功正甫。老農(nóng)謂予言,此中情難數(shù)。焦枯慮連旱,陰損慮積雨。插蒔復(fù)耕耘,酷日無從拒。豈不愛四肢,望歲忘其苦。但愿慶豐年,得給人三鬴。
- 丹霞第二代無學(xué)視野師皎月流輝,影澄寒水。萬有齊彰,太虛廓爾,禪版曾酬上上機(jī),當(dāng)鋒未薦西來旨。
- 振衣千仞岡,濯足萬里流。——— 左思詠史
- 撒簇輕放手,蠶老絲腸嫩——— 樓璹織圖二十四首上簇
- 竹徑不知夏,洼尊別有天——— 陳宓納涼
- 宴罷西城向晚,歌呼笑語溢平康。——— 王之道慶清朝
- 況茲寒夜永,復(fù)嘆流年促。——— 武元衡安邑里中秋懷寄高員外
- 錦織家人何在,春寄故人不到,寂寞聽疏鐘——— 劉辰翁水調(diào)歌頭(臘月二十一日可遠(yuǎn)堂索賦)
- 薄俗盡于言下泰,苦心唯到醉中閑。——— 貫休秋末寄上桐江馮使君
- 那堪更想千年后,誰見楊花入漢宮——— 韓琮雜曲歌辭。楊柳枝
- 一躋尼父更誰登,扶日捫參紫翠層——— 陳夢良登泰山二首
- 朝不徯夕乃銷,東風(fēng)之行地上兮——— 歐陽詹東風(fēng)二章
- 10菠菜教練健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