寄曾子固二首
寒渠已膠舟,欲往豈無馬。
時(shí)恩繆拘綴,私養(yǎng)難乞假。
低徊適為此,含憂何時(shí)寫。
吾能好諒直,世或非詭詐。
安得有一廛,相隨問耕者。
寄曾子固二首問答
問:《寄曾子固二首》的作者是誰?
答:寄曾子固二首的作者是王安石
問:寄曾子固二首是哪個(gè)朝代的詩文?
答:寄曾子固二首是宋代的作品
問:崔嵬天門山,江水繞其下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崔嵬天門山,江水繞其下 出自 宋代王安石的《寄曾子固二首》
問:崔嵬天門山,江水繞其下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崔嵬天門山,江水繞其下 的下一句是 寒渠已膠舟,欲往豈無馬。
問:出自王安石的名句有哪些?
答:王安石名句大全
- 聞韓正倫檢正掛冠感嘆故交悵然久之偶成三首中興王社舊同功,三世何嘗間一忠。北海真成賢吏嘆,西州猶記勝游同。逢迎有意君雖謬,喜怒無心我自窮。詩禍古今均一律,莫將燈夜怨東風(fēng)。
- 引自落便宜句窗下有時(shí)留客宿,室中無事伴僧眠。
- 李端公 / 送李端故關(guān)衰草遍,離別自堪悲。(自堪悲 一作:正堪悲)路出寒云外,人歸暮雪時(shí)。少孤為客早,多難識(shí)君遲。掩淚空相向,風(fēng)塵何處期。
- 秋日后(一作新晴后)住處近山常足雨,聞晴z4曝舊芳茵。立秋日后無多熱,漸覺生衣不著身。
- 探春令疏籬橫出,綠枝斜露,笑盈盈地。悄一似、初睹東鄰女,有無限、風(fēng)流意。半開折得瓊瑰蕊。惹新香沾袂。放曲屏珠幌膽瓶兒里,伴我醺醺睡。
- 生查子·獨(dú)游西巖青山招不來,偃蹇誰憐汝?歲晚太寒生,喚我溪邊住。山頭明月來,本在天高處。夜夜入青溪,聽讀《離騷》去。
- 用前韻再和霍大夫文字先生飲,(謂劉執(zhí)中。)江山清獻(xiàn)游。典刑傳父老,樽俎繼風(fēng)流。度嶺逢梅雨,還家指麥秋。自慚鴻雁侶,爭集稻粱洲。野闊橫雙練,城堅(jiān)聳百樓。行看鳳尾詔,卻下虎頭州。君意已吳越,我行無去留。歸途應(yīng)食粥,乞米使君舟。
- 實(shí)弟以詩來督作會(huì)文又因太原侄寄聲欲作不速天道方愈怒,在人宜敬身。望于經(jīng)吏內(nèi),嚴(yán)自作工程。
- 謁金門(花品)娟娟二入清明了。猶說淮陽早。錢歐陸譜偏花光。紅到壽陽、也不說淮陽。此花地望元非薄。回首傷流落。洛陽閑歲斷春風(fēng)。怎不當(dāng)時(shí)道是、洛陽紅。
- 送清道人歸西山嘗憶漱甘醴,洪涯藥臼旁。今來眇如夢,此景未曾忘。土地組老無味,林泉路更長。羨師從此去,當(dāng)暑扣云房。
- 草色長相待,山情信不疏。——— 李頻春日鄜州贈(zèng)裴居言
- 觸石寸云寰宇遍,稽天巨浸百川趨——— 范祖禹和張給事喜雨
- 誰問窮居日,西窗壓竹斜——— 梅堯臣潘樂二君對雪寄聲似欲予賦適方知之走筆奉呈
- 世間事難保,一日各徂征。——— 王建主人故亭
- 落絮已隨流水去,啼鶯還傍夕陽來——— 吳融浐水席上獻(xiàn)座主侍郎
- 恩義有所知,四海同一身——— 劉復(fù)出三城留別幕中三判官
- 大歷開真主,群雄控六飛——— 韓彥質(zhì)高宗皇帝挽祠三首
- 幾番西郊路,逢師獨(dú)自行——— 薛嵎本無師與槐徑弟交游二十年矣古人謂百篇詩盡
- 蒼煙屯不散,疋素橫郊原——— 陸游衡門感舊
- 及瓜而工芒芒行,花城如畫琴在堂——— 陳著送邑宰丁溉之任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