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譯和注釋
譯文
我看那淺池中搖頭擺尾的魚兒,永遠(yuǎn)不會認(rèn)識到海水的廣闊淵深。
看那桑樹下的采桑女,永遠(yuǎn)不會理解富貴人家的生活。
采桑女在窗下辛苦的織布,富家人家遍身羅綺,夜夜響起搗衣聲。
采桑女天生一雙明亮的眼睛,但因為她貧苦,只能見到野蒿制成的簪子,見不到精致發(fā)簪。
有著西施之貌只能幽處野里,有著韓娥之音卻湮沒無聞。
從來沒有見過珍貴的珠寶玉石,所以有一顆純潔而質(zhì)樸的心。
哪里知道受寵的趙飛燕,發(fā)髻上插滿了黃金制成的裝飾品。
注釋
里中女:窮鄉(xiāng)僻壤的女子。里,野里。
機杼:織布機。
杵砧(zhēn):搗衣的槌棒與墊石。
蒿簪:野蒿制成的簪子。
越娃:指西施。韓娥:《列子·湯問》:“昔韓娥東之齊,匱糧,過雍門,鬻歌假食,既去而余音繞梁,三日不絕?!?br />趙飛燕:漢成帝的皇后和漢哀帝時的皇太后。釵:作動詞用。
里中女問答
問:《里中女》的作者是誰?
答:里中女的作者是于濆
問:里中女是哪個朝代的詩文?
答:里中女是唐代的作品
問:里中女是什么體裁?
答:五古
問:吾聞池中魚,不識海水深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吾聞池中魚,不識海水深 出自 唐代于濆的《里中女》
問:吾聞池中魚,不識海水深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吾聞池中魚,不識海水深 的下一句是 吾聞桑下女,不識華堂陰。
問:出自于濆的名句有哪些?
答:于濆名句大全
里中女賞析
詩的開頭,富于民歌比興色彩。詩以“池魚”比“桑女”、“海水”比“華堂”,表明貧苦的桑下女不理解富貴人家的生活,自然而貼切。民歌往往重復(fù)詠唱。詩中“吾聞”、“不識”,重疊兩次,音節(jié)流美,自然地表露出作者的同情之心。
五、六句中“苦機杼”扣“桑下女”,“鳴杵砧”扣“華堂陰”,形成了鮮明對照,揭示了富貴人家與桑下女截然不同的生活狀況?!皺C杼”,織布工具?!拌普琛?,搗衣工具。“苦機杼”的“苦”,反映了桑下女那種“雞鳴入機織,夜夜不得息”(《孔雀東南飛》)的辛勞情景,然而桑下女的勞動成果,卻全給富貴人家剝奪了去?!傍Q杵砧”的“鳴”字,既形象地表現(xiàn)搗衣之聲,又暗示富貴人家不養(yǎng)蠶,不織布,反而遍身羅綺,有做不完的衣服。這是封建社會的真實寫照。晚唐時期,朝政日非,國勢日微,賦斂日重,勞動人民終歲勞苦,不得溫飽,而豪門貴族“繒帛如山積”(白居易《重賦》),“銜杯吐不歇”(鄭遨《傷農(nóng)》)。“苦機杼”與“鳴杵砧”對照,正深刻地反映了這種罪惡的社會現(xiàn)實。
以下是通過形象進(jìn)行議論。作者以“天與雙明眸,只教識蒿簪”慨嘆桑下女天生一雙明亮的眼睛,但因為她貧苦,只能見到野蒿制成的簪子,見不到精致的束發(fā)工具?!懊鳌弊置?,突出了桑下女天真活潑、聰明伶俐的神態(tài)?!爸唤獭?,一個轉(zhuǎn)折,點出勞動婦女不能享受自己的勞動成果──精致的工藝品,一生只見識過粗賤的飾物,顯露出作者的不平之意。
接著,以“越娃”(西施)“韓娥”這兩個形象的比喻,承接“雙明眸”,并在“越娃”“韓娥”之上,冠以“徒惜”,惜桑下女有西施之貌,而幽處野里;有韓娥之音,而湮沒無聞?!跋А倍饺唬砻髁俗髡叩臒o限感慨與無可奈何的心情。
“珠玉不到眼”兩句,從字面看,并無難解之處?!八臁弊趾苤匾鼘蓚€否定詞“不”與“無”緊密聯(lián)結(jié)起來,貫通上下文,以表明桑下女具有一顆純潔而質(zhì)樸的心,而這顆心又是“珠玉不到眼”使然的。
結(jié)尾兩句,與“華堂”、“富家”照應(yīng),并與桑下女恰成對比,反映了作者對封建統(tǒng)治者的不滿,這是全詩精神的結(jié)穴處。趙飛燕是漢成帝的皇后,受寵幸,尚豪奢?!皾M髻釵黃金”,“釵”作動詞用,是說趙飛燕發(fā)髻上插滿了黃金制成的裝飾品。這些裝飾品從何而來?美人“兩片云,戴卻數(shù)鄉(xiāng)稅”(鄭遨《富貴曲》),不正是從千萬個“桑下女”式的勞動人民身上榨取的嗎?這就提醒人們:統(tǒng)治者驕奢淫佚的生活凝聚著勞動人民的血和汗。作者不便說明當(dāng)代,所以假托“趙飛燕”。這與白居易《繚綾》中“織者何人衣者誰?越溪寒女漢宮姬”的手法是相似的。紀(jì)昀認(rèn)為,古人為詩,不廢議論,只是“不著色相”而已?!独镏信肪褪沁@樣。此詩意在揭露貧富懸殊的社會現(xiàn)實,然而這個意思,不是直言的,抽象的,概念化的,而是通過各種藝術(shù)手法和形象語言來表達(dá)的,是富于情韻的。
(蕭哲庵)
- 蝶戀花·密州上元燈火錢塘三五夜,明月如霜,照見人如畫。帳底吹笙香吐麝,更無一點塵隨馬。寂寞山城人老也!擊鼓吹簫,卻入農(nóng)桑社?;鹄錈粝∷断?,昏昏雪意云垂野。
- 題雪霽望弁山圖夜來天雨雪,萬木同一變。饑鴉覺余起,觀覽立須儼。遙山瓊成積,平田玉如碾。老夫醒眼看,樹樹何其燦。
- 折楊柳詞四首鳳樓高映綠陰陰,凝重多含雨露深。莫謂一枝柔軟力,幾曾牽破別離心。館娃宮畔響廊前,依托吳王養(yǎng)翠煙。劍去國亡臺殿毀,卻隨紅樹噪秋蟬。秾低似中陶潛酒,軟極如傷宋玉風(fēng)。多謝將軍繞營種,翠中閑卓戰(zhàn)旗紅。高僧愛惜遮江寺,游子傷殘露野橋。爭似著行垂上苑,碧桃紅杏對搖搖。
- 祝英臺(丁巳晚春訪楊西村,湖上懷舊)小船兒,雙去櫓。紅濕海棠雨。燕子歸時,芳草暗南浦。自從翠袖香消,明榼聲斷,怕回首、舊尋芳處。向誰語??蓱z金屋無人,冷落鳳簫譜。翠入菱花,蛾眉為誰嫵。斷腸明月天涯,春風(fēng)海角,恨不做、楊花飛去。
- 杏花天(嘲牡丹)牡丹比得誰顏色。似宮中、太真第一。漁陽鼙鼓邊風(fēng)急。人在沈香亭北。買栽池館多何益。莫虛把、千金拋擲。若教解語傾人國。一個西施也得。
- 蹤跡東烏西兔似車輪,劫火桑田不復(fù)論。唯有風(fēng)光與蹤跡,思量長是暗銷魂。
- 集靈臺·其二虢國夫人承主恩,平明騎馬入宮門。卻嫌脂粉污顏色,淡掃峨眉朝至尊。
- 清平樂雪余寒退。唯有青松在。春不加榮寒不悴。用舍如公都耐。流肪磊硌龜蛇。會留紅日西斜。欲助我公壽骨,蟠桃等見開花。
- 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發(fā)都詩述職期闌暑。理棹變金素。秋岸澄夕陰?;饡F團(tuán)朝露。辛苦誰為情。游子值頹暮。愛似莊念昔。久敬曾存故。如何懷土心。持此謝遠(yuǎn)度。李牧愧長袖。郄克慚躧步。良時不見遺。丑狀不成惡。曰余亦支離。依方早有慕。生幸休明世。親蒙英達(dá)顧??瞻嘹w氏璧。徒乖魏王瓠。從來漸二紀(jì)。始得傍歸路。將窮山海跡。永絕賞心悟。
- 頌古三十一首小釋迦,大文殊。聞名號,任稱呼。藤條在握不能用,被他碧眼謾涂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