望湘人·記歸程過半
是爾翠黛慵描,正懨懨憔悴,向予低道:念此去誰憐,冷暖關(guān)山路杳?才攜手教、款語丁寧,眼底征云繚繞?;诓患?、春雨蘼蕪,牽惹愁懷多少!
翻譯和注釋
譯文
歸期已經(jīng)過半,但舉目遙望南天,吳山越水,云遮霧障,虛幻縹緲,前路仍望不見頭。離家?guī)自罗D(zhuǎn)眼已是嚴(yán)冬,缺月的清輝灑滿大地讓離家的游子心生愁緒。夜深了,附近不知何人歌筵上的急管繁弦已經(jīng)消散,報(bào)時(shí)的鐘聲稀稀疏疏,驚醒夢魂。回想當(dāng)日分別時(shí)刻,簌簌珠淚,沾濕了她的羅衣。這般愁緒讓人更添風(fēng)霜啊。
你匆匆描過眉,深色凄迷憔悴的向我低訴:你這一去,山高水遠(yuǎn),沒有奴在身邊,誰來疼你,對你噓寒問暖呢?剛剛拉住伊人的手,讓她親切的叮嚀囑咐,眼前便見那飄飄浮云塞滿了去路。我們恨透了離別,它給我們帶來了多少的愁苦?。?/p>
注釋
新月:缺月,農(nóng)歷每月初出的彎形的月亮。
燎皎:形容明亮。
翠黛:眉的別稱。古代女子用螺黛(一種青黑色礦物顏料)畫眉,故名。
懨懨:精神不好,困倦的樣子。
杳:遠(yuǎn)得看不見蹤影。
蘼蕪:一種香草,別名江蘺?!敖y”諧音“將離”。
望湘人·記歸程過半問答
問:《望湘人·記歸程過半》的作者是誰?
答:望湘人·記歸程過半的作者是陸宏定
問:望湘人·記歸程過半是哪個(gè)朝代的詩文?
答:望湘人·記歸程過半是明代的作品
問:望湘人·記歸程過半是什么體裁?
答:詞
問:記歸程過半,家住天南,吳煙越岫飄渺,轉(zhuǎn)眼秋冬,幾回新月,偏向離人燎皎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記歸程過半,家住天南,吳煙越岫飄渺,轉(zhuǎn)眼秋冬,幾回新月,偏向離人燎皎 出自 明代陸宏定的《望湘人·記歸程過半》
問:記歸程過半,家住天南,吳煙越岫飄渺,轉(zhuǎn)眼秋冬,幾回新月,偏向離人燎皎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記歸程過半,家住天南,吳煙越岫飄渺,轉(zhuǎn)眼秋冬,幾回新月,偏向離人燎皎 的下一句是 急管宵殘,疏鐘夢斷,客衣寒悄。
- 文宣王及其弟子贊大哉圣宣,斯文在茲。帝王之式,古今之師。志則春秋,道由忠恕。賢于堯舜,日月其譽(yù)。維時(shí)載雍,戢此武功。肅昭盛儀,海宇聿崇。
- 游峨眉十一首緬想如天遠(yuǎn),由來路不賒。快穿靈運(yùn)屐,徑造普賢家。仰睇云霄遠(yuǎn),回觀錦繡華。老難持凈戒,細(xì)細(xì)酌流霞。
- 六州齊天宇,四海洽淳風(fēng)。接寶胄,垂真檢,景祚無窮。成玉牒、日觀歸功。冀野升方鼎,脽上由崇。欽檜井、云蹕巡東。國本震為宮。乾文煥炳,真祠曲密,重祥疊瑞,瓊蘊(yùn)降高穹。膺丕烈,虔心建垂鴻。詢吉士,郊兆執(zhí)玉薦衷。鍾律應(yīng)、云物迎空。樂和輪囷。嘉氣蔥蔥。天神來降發(fā)沖融。玉燭四時(shí)通。星回金輅雷作解,昆蚑被惠,億載帝基隆。
- 減字木蘭花(壽李茂叔)仲春上七。門左垂弧當(dāng)此日。點(diǎn)檢春光。百草千葩已斗芳。折花持酒。彩袖殷勤來祝壽。明歲而今。穩(wěn)向南宮待捷音。
- 湛露湛湛露斯,匪陽不晞。厭厭夜飲,不醉無歸。湛湛露斯,在彼豐草。厭厭夜飲,在宗載考。湛湛露斯,在彼杞棘。顯允君子,莫不令德。其桐其椅,其實(shí)離離。豈弟君子,莫不令儀。
- 寄懷曾口寺文英大師著紫袈裟名已貴,吟紅菡萏價(jià)兼高。秋風(fēng)曾憶西游處,門對平湖滿白濤。
- 失調(diào)名柳絲只解風(fēng)前舞。誚系惹、那人不住。
- 冬晚對雪憶胡處士寒更傳唱晚,清鏡覽衰顏。隔牖風(fēng)驚竹,開簾雪滿山。灑空深巷靜,積素廣庭閑。借問袁安舍,翛然尚閉關(guān)。
- 和王中書德充詠白云詩白動自帝鄉(xiāng)。氛氳屢回沒。蔽虧昆山樹。含吐瑤臺月。秋風(fēng)西北起。飄我過城闕。城闕已參差。白云復(fù)離離。皎潔在天漢。倒倒影入華池。將過丹丘野。時(shí)至碧林垂。九重迎刀燕。萬里送翔螭。
- 春日雜興一枝筇杖一山童,買酒行歌小市中。莫笑摧頹今至此,當(dāng)年萬里看春風(fēng)。
- 客路逢寒食,清明未到家。——— 曹勛上塘值清明八首·其二
- 河陽縣遠(yuǎn),清波地遙——— 韓偓春晝(一作盡)
- 須知別后無由到,莫厭頻攜野客行——— 歐陽修答謝判官獨(dú)游幽谷見寄
- 雨暗小窗分夜課,雪迷長鑱共朝饑——— 陸游示子聿
- 月色透窗寒,一夜素衾霜濕——— 趙善括好事近(懷歸)
- 落魄紅塵四十春,無為無事信天真。——— 呂巖七言
- 知公可仗為筑堤,保我子孫安烝黎——— 翁合賀參政生日古風(fēng)
- 時(shí)菊洗露華,秋池涵霽空——— 權(quán)德輿奉和圣制重陽日即事六韻
- 少小客游梁,依然似故鄉(xiāng)。——— 張謂別睢陽故人
- 自此辭張邵,何由見戴逵——— 劉長卿哭張員外繼(公及夫人相次沒于洪州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