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譯和注釋
譯文
池塘水滿,落花鋪滿了園中小徑。細(xì)雨霏霏,時停時下,乍晴乍陰。杏園里春殘花謝只有杜鵑鳥的聲聲哀啼,好像在無可奈何地慨嘆春天已經(jīng)歸去了。
獨(dú)自登上柳樹旁的畫樓,手捻著花枝,倚靠在欄桿上。一會又放下手中花枝,抬頭靜靜地凝望著斜陽,對美好年華的無限眷戀之情,又有誰能知曉呢?
注釋
畫堂春:最初見《淮海居士長短句》。四十七字,前片四平韻,后片三平韻?!渡焦惹偃ね馄酚趦山Y(jié)句各添一字。
水平池:池塘水滿,水面與塘邊持平。
弄晴:展現(xiàn)晴天。霏霏:雨雪密也?!对姟ば⊙拧げ赊薄酚小敖裎襾硭?,雨雪霏霏”。亦狀云氣之盛?!冻o·九嘆·遠(yuǎn)逝》有“云霏霏而隕集”。杜甫《雨四首》之三:“寒雨下霏霏。”
杏園:園林名,故址在今陜西西安大雁塔南。杏園是唐時著名園林,在曲江池西南,為新進(jìn)士游宴之地。《秦中歲時記》:“進(jìn)士杏花園初會謂之探花宴,以少俊二人為探花使,遍游名園,若他人先折得名花,則二使皆有罰?!贝颂幰孕訄@借指北宋汴京之瓊林苑,楊侃《皇畿賦》:“彼池之南,有苑何大。既瓊林而是名,亦玉輦而是待。其或折桂天庭,花開鳳城,則必有聞喜之新宴,掩杏園之舊名?!便俱玻盒稳萑耸萑?,面色不好看。這里形容暮春花事將盡的景象。杏園憔悴,用杜牧《杏園》詩:“莫怪杏園憔悴去,滿城多少插花人?!惫手嗽~寫落第心情。
手捻花枝:古人以為表示愁苦無聊之動作。
“放花”二句:明沈際飛評日:“此恨亦知不得?!币蚴懵涞谥?,事關(guān)政治,故云“知不得”。
畫堂春·落紅鋪徑水平池問答
問:《畫堂春·落紅鋪徑水平池》的作者是誰?
答:畫堂春·落紅鋪徑水平池的作者是秦觀
問:畫堂春·落紅鋪徑水平池是哪個朝代的詩文?
答:畫堂春·落紅鋪徑水平池是宋代的作品
問:落紅鋪徑水平池,弄晴小雨霏霏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落紅鋪徑水平池,弄晴小雨霏霏 出自 宋代秦觀的《畫堂春·落紅鋪徑水平池》
問:落紅鋪徑水平池,弄晴小雨霏霏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落紅鋪徑水平池,弄晴小雨霏霏 的下一句是 杏園憔悴杜鵑啼,無奈春歸。
問:出自秦觀的名句有哪些?
答:秦觀名句大全
畫堂春·落紅鋪徑水平池賞析
該詞描寫精美的春歸之景,以惜春之懷,發(fā)幽婉深恨之情,令人思之不盡,可謂這首詞的顯著特點(diǎn)。
詞的上片寫春歸之景。從落紅鋪徑、水滿池塘、小雨霏霏,到杏園花殘、杜鵑啼叫,寫來句句景語、情語。清秀柔美,深美婉約。先寫飄零凋落的花瓣已經(jīng)鋪滿了園間小路,池水上漲已與岸齊平了,再寫說晴不晴,說陰不陰,小雨似在逗弄晴天一樣。觀看杏園已失去了“紅杏枝頭春意鬧”的動人景色。它像一個青春逝去的女子,容顏顯得憔悴而沒有光澤了。再聽枝頭杜鵑鳥兒,傳來聲聲“不如歸去”,泣血啼喚,多么令人傷感。杜牧詩有:“莫怪杏園憔悴去,滿城多少插花人”,這句可能化用小杜詩意。作者從所見所聞之春歸的景物寫起,不用重筆,寫“落花”只是“鋪徑”,寫“水”只是“平池”,寫“小雨”只是“霏霏”,第三句寫“杏園”雖用了“憔悴”二字,明寫出春光之遲暮,然而“憔悴”中也仍然有著含斂的意致。片末,總括一句“無奈春歸”,其無可奈何之情,已在上述描寫中得到充分表現(xiàn)。但也只是一種“無奈”之情,而并沒有斷腸長恨的呼號,這樣就見出一種纖柔婉麗之美。
詞的下片,側(cè)重寫人。寫她獨(dú)自一人登上冒出柳樹枝頭的畫樓,斜倚欄桿,手捻花枝。這句似由馮延巳《謁金門》:“閑引鴛鴦香徑里,手挼紅杏蕊”詞意化來。緊接著又寫下一句“放花無語對斜暉”,真是神來之筆。因為一般人寫到對花愛賞多只不過是“看花”、“插花”、“折花”、“簪花”,都是把對花的愛賞之情變成了帶有某種目的性的一種理性之處理了。而從“手捻花枝”,接以“放花無語”,又對“斜暉”,委婉含蓄,哀怨動人,充分體現(xiàn)了少游詞出于心性之本質(zhì)的纖柔婉約的特點(diǎn)。
秦觀這首詞所寫從“手捻花枝”到“放花無語”,是如此自然,如此無意,如此不自覺,更如此不自禁,而全出于內(nèi)心中一種敏銳深微的感動。當(dāng)其“捻”著花枝時,其愛花是何等深情,當(dāng)其“放”卻花枝時,其惜花又是何等無奈。而“放花”之下,乃繼之以“無語”,正是因為此種深微細(xì)致的由愛花惜花而引起的內(nèi)心中的一種幽微的感動,原不是粗糙的語言所能夠表達(dá)的。而又繼之以“對斜暉”三個字,便更增加了一種傷春無奈之情?!胺呕o語對斜暉”,七個字中只是極為含蓄地寫了一個“放花無語”的輕微動作,和“對斜暉”的凝立的姿態(tài),卻隱然有一縷極深幽的哀感襲人而來。所以繼之以“此恨誰知”,才會使人感到其中之心果然有一種難以言說的幽微之深恨。
誠然,詞人沒有寫她“恨”什么。但從詞人描繪的這幅春歸圖里,分明看見她面對春歸景色,正在慨嘆春光速人易老,感傷人生離多聚少,青春白白流逝。全詞蘊(yùn)藉含蓄,寄情悠遠(yuǎn)。真是義蘊(yùn)言中,韻流弦外,具有言盡而意無窮的余味。
- 丁酉經(jīng)由三高亭再和下車聊復(fù)問何如,尚憶重來四紀(jì)馀。鐘阜秦淮俱好在,只憐雙鬢自蕭疏。聯(lián)鏢去作蔣山游,路轉(zhuǎn)天津繞御溝。忽作故都禾黍恨,洛陽宮殿鎖千秋。
- 含元殿丹石隱語天漢二年,赤光生栗。木下有子,傷心遇酷。
- 轉(zhuǎn)調(diào)踏莎行(路宜人生日)宿雨才收,余寒尚力。牡丹將綻也、近寒食。人間好景,算仙家也惜。因循盡掃斷、蓬萊跡。舊日天涯,如今咫尺。一月五番價、共歡集。些兒壽酒,且莫留半滴。一百二十個、好生日。
- 送延陵張宰春盡未離關(guān),之官亦似閑。不嫌請薄俸,為喜帶名山。默禱三真后,高吟十字還。只應(yīng)江上鳥,時下訟庭間。
- 代崇徽公主意金釵墜地鬢堆云,自別朝陽帝豈聞。遣妾一身安社稷,不知何處用將軍?
- 啰唝曲六首標(biāo)簽:閨怨不喜秦淮水,生憎江上船。載兒夫婿去,經(jīng)歲又經(jīng)年。借問東園柳,枯來得幾年。自無枝葉分,莫恐太陽偏。莫作商人婦,金釵當(dāng)卜錢。朝朝江口望,錯認(rèn)幾人船。那年離別日,只道住桐廬。桐廬人不見,今得廣州書。昨日勝今日,今年老去年。黃河清有日,白發(fā)黑無緣。昨日北風(fēng)寒,牽船浦里安。潮來打纜斷,搖櫓始知難。
- 撫州處士湖泛舟送北回兩指此南昌縣查溪蘭若別移樽鋪山曲,祖帳查溪陰。鋪山即遠(yuǎn)道,查溪非故林。凄然誦新詩,落淚沾素襟??ふ液斡?,別情君獨(dú)深。禪庭古樹秋,宿雨清沈沈。揮袂故里遠(yuǎn),悲傷去住心。
- 讀漢書京房劉向各稱忠,詔獄當(dāng)時跡自窮。畢竟論心異恭顯,不妨迷國略相同。
- 感皇恩·出京門有感標(biāo)簽:離別忍淚出門來,楊花如雪。惆悵天涯又離別。碧云西畔,舉目亂山重疊。據(jù)鞍歸去也,情凄切!一日三秋,寸腸千結(jié)。敢向青天問明月。算應(yīng)無恨,安用暫圓還缺?愿人長似,月圓時節(jié)。
- 代賀崇清陳侍朗正種讜誕辰曾夢乖槎泛銀潢,不遇張騫遇樂方。為言神仙事渺茫,仙府不在白云鄉(xiāng)。丹臺幻作儒珍閣,蓬島飛來雙筆堂。鶴車千乘集云軸,玉塵萬斛紛雪香。是中仙翁永難老,嘗侍香案近玉皇。歸來手握山水印,傲睨義昊輕軒裳。新詩醉墨美無度,奄有元白兼鐘王。身在巖壑心廊廟,絲鬢垂頷顏蒼蒼。與公同時一輩人,半隨蒲荻零秋霜。元老崔嵬獨(dú)山立,歲寒不改雪中篁。九月十五夜未艾,長庚伴月光煌煌。臺星壽星合為一,今夕何夕見此樣。翠娥滿引九仙醞,菊基入盞宮樣黃。珠明玉潤陪知粲,起舞珰佩鳴丁當(dāng)。李蹊森森密米縫,佳句往往溢詩囊。我於門闌最晚出,瓣香致辭禱意則長。如聞郡國事方殷,須起老手為平章。待教衛(wèi)武了相業(yè),方許潞公歸洛陽。
- 慈云為誰出,法席應(yīng)眾啟——— 辛棄疾關(guān)悟老住明教禪院
- 標(biāo)榜未應(yīng)專一壑,此山何處不忘歸——— 樓鑰忘歸亭
- 塵容喜接熒煌座,未忍公然動越吟——— 宋祁將道洛先寄太師文相公
- 群玉圈中作主人,紫薇花底會嘉賓——— 周必大聞西省賞酴醿芍藥戲成小詩奉簡泰之侍講舍人
- 楊柳千條花欲綻,葡萄百丈蔓初縈。——— 沈佺期奉和春日幸望春宮應(yīng)制
- 窮年兀兀從人笑,未用多方作解嘲——— 真山民冬暮小齋
- 云闕虛冉冉,風(fēng)松肅泠泠——— 杜甫橋陵詩三十韻因呈縣內(nèi)諸官
- 獨(dú)美眾所嫉,終棄于塞垣——— 白居易過昭君村(村在歸州東北四十里)
- 嵐飛黏似霧,茶好碧于苔——— 貫休題靈溪暢公墅
- 敵怨不在弦,一哀尚能繼——— 鮑溶子規(guī)
- 8腦力游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