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感懷十首問答
問:《香港感懷十首》的作者是誰?
答:香港感懷十首的作者是黃遵憲
問:香港感懷十首是哪個朝代的詩文?
答:香港感懷十首是清代的作品
問:香港感懷十首是什么體裁?
答:五律
問:流水游龍外,平波又畫橈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流水游龍外,平波又畫橈 出自 清代黃遵憲的《香港感懷十首》
問:流水游龍外,平波又畫橈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流水游龍外,平波又畫橈 的下一句是 佛猶夸國樂,奴亦挾天驕。
問:出自黃遵憲的名句有哪些?
答:黃遵憲名句大全
- 東坡三絕句門庭桃柳人人護,焚屋新遭盜跖余。鄰社蕭條近尤劇,孫孫子子寶公書。
- 端午內中帖子詞皇帝閣御柳重重午影圓,薰風時泛舜琴弦。六宮競進長生縷,天子垂衣一萬年。
- 送楊少尹序昔疏廣、受二子,以年老,一朝辭位而去。于是公卿設供帳,祖道都門外,車數(shù)百輛;道路觀者,多嘆息泣下,共言其賢。漢史既傳其事,而后世工畫者,又圖其跡,至今照人耳目,赫赫若前日事?! 铀緲I(yè)楊君巨源,方以能詩訓后進,一旦以年滿七十,亦白相去,歸其鄉(xiāng)。世常說古今人不相及,今楊與二疏,其意豈異也? 予忝在公卿后,遇病不能出,不知楊侯去時,城門外送者幾人,車幾輛,馬幾匹,道旁觀者,亦有嘆息知其為賢與否; 而太史氏又能張大其事為傳,繼二疏蹤跡否,不落莫否。見今世無工畫者,而畫與不畫,固不論也?! ∪晃崧剹詈钪?,相有愛而惜之者,白以為其都少尹,不絕其祿。又為歌詩以勸之,京師之長于詩者,亦屬而和之。又不知當時二疏之去,有是事否。古今人同不同,未可知也?! ≈惺朗看蠓颍怨贋榧?,罷則無所于歸。楊侯始冠,舉于其鄉(xiāng),歌《鹿鳴》而來也。今之歸,指其樹曰:“某樹,吾先人之所種也;某水、某丘,吾童子時所釣游也?!编l(xiāng)人莫不加敬,誡子孫以楊侯不去其鄉(xiāng)為法。古之所謂鄉(xiāng)先生沒而可祭于社者,其在斯人歟?其在斯人歟?
- 書情獻相公年來白發(fā)欲星星,誤卻生涯是一經。魏闕望中何日見,商歌奏罷復誰聽。孤根獨棄慚山木,弱質無成狀水萍。今日更須詢哲匠,不應休去老巖扃。
- 次韻孫推官樸見寄二首病懶近來全廢學,宦游唯是苦思鄉(xiāng)。粗知會計猶堪仕,貪就功名有底忙。懷舊暗聽秋雁過,夢歸偏愛曉更長。故人知我今何念,擬向東山賦首章。
- 周五聲調曲 征調曲 六正陽和氣萬類繁。君王道合天地尊。黎人耕植于義圃。君子翶翔于禮園。落其實者思其樹。飲其流者懷其源。咎繇為謀不仁遠。士會為政羣盜奔??藢拕t昆蟲內向。彰信則殊俗宅心。浮橋有月支抱馬。上苑有烏孫學琴。赤玉則南海輸贐。白環(huán)則西山獻琛。無勞鑿空于大夏。不待蹶角于蹛林。
- 夔州竹枝歌九首赤甲白鹽碧叢叢,半山人家草木風。榴花滿山紅似火,荔子天涼未肯紅。
- 慶宮春/高陽臺庭草春遲,汀蘋香老,數(shù)聲珮悄蒼玉。年晚江空,天寒日暮,壯懷聊寄幽獨。倦游多感,更西北、高樓送目。佳人不見,慷慨悲歌,夕陽喬木。紫霞洞窅云深,裊裊馀香,鳳簫誰續(xù)。桃花賦在,竹枝詞遠,此恨年年相觸。翠箋芳字,謾重省、當時顧曲。因君凝佇,依約吳山,半痕蛾綠。
- 和三哥立春即事青帝收寒歲令回,彩幡今勝下天來。人聲愷樂歸歌缶,風氣恬和拂壽杯。發(fā)逐時光明似雪,心諳世味冷于灰。西堂梅蕊今年晚,應待安輿到始開。
- 連日酷暑異常攄悶而作寒暑平分,東南之徼,何多暍哉。遠望炎洲,近觀火井,相與朝燼而夕灰。名曰冰紈霜練,服之一縷如十襲,而信衣冠之不能。敢疑夏祖之居會稽,短發(fā)文身自蔽以草萊。浪婆兒,身世世,共道常年不如是。誰復憐北客,此日真憔悴。深山乳虎想騰倚,清風不來空嘯死。安得人如葛稚川,脫身直下坐井底。奈何滄海濁沸,日不敢浴,金波自爛玉兔熟。四方上下濁氛滿,何許層冰映雕玉。苦熱何不可,濁氛端惱我。
- 10飯團追書安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