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譯和注釋
譯文
平沙萬里,在月光下像鋪上一層白皚皚的霜雪。連綿的燕山山嶺上,一彎明月當空,如彎鉤一般。
什么時候才能給它戴上金絡頭,在秋高氣爽的疆場上馳騁,建立功勛呢?
注釋
大漠:廣大的沙漠。
燕山:在河北省。一說為燕然山,即今之杭愛山,在蒙古人民共和國西部。
鉤:古代兵器。
何當:何時。
金絡腦:即金絡頭,用黃金裝飾的馬籠頭。
踏:走,跑。此處有“奔馳”之意。
清秋:清朗的秋天。
馬詩二十三首·其五問答
問:《馬詩二十三首·其五》的作者是誰?
答:馬詩二十三首·其五的作者是李賀
問:馬詩二十三首·其五是哪個朝代的詩文?
答:馬詩二十三首·其五是唐代的作品
問:馬詩二十三首·其五是什么體裁?
答:五絕
問:大漠沙如雪,燕山月似鉤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大漠沙如雪,燕山月似鉤 出自 唐代李賀的《馬詩二十三首·其五》
問:大漠沙如雪,燕山月似鉤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大漠沙如雪,燕山月似鉤 的下一句是 何當金絡腦,快走踏清秋。
問:出自李賀的名句有哪些?
答:李賀名句大全
馬詩二十三首·其五賞析
《馬詩》是通過詠馬、贊馬或慨嘆馬的命運,來表現(xiàn)志士的奇才異質、遠大抱負及不遇于時的感慨與憤懣,其表現(xiàn)方法屬比體。而此詩在比興手法運用上卻特有意味。
一、二句展現(xiàn)出一片富于特色的邊疆戰(zhàn)場景色,乍看是運用賦法:連綿的燕山山嶺上,一彎明月當空;平沙萬里,在月光下象鋪上一層白皚皚的霜雪。這幅戰(zhàn)場景色,一般人也許只覺悲涼肅殺,但對于志在報國之士卻有異乎尋常的吸引力?!秆嗌皆滤沏^」與「曉月當簾掛玉弓」(《南園》其六)匠心正同,「鉤」是一種彎刀,與「玉弓」均屬武器,從明晃晃的月牙聯(lián)想到武器的形象,也就含有思戰(zhàn)斗之意。作者所處的貞元、元和之際,正是藩鎮(zhèn)極為跋扈的時代,而「燕山」暗示的幽州薊門一帶又是藩鎮(zhèn)肆虐為時最久、為禍最烈的地帶,所以詩意是頗有現(xiàn)實感慨的。思戰(zhàn)之意也有針對性。平沙如雪的疆場寒氣凜凜,但它是英雄用武之地。所以這兩句寫景實啟后兩句的抒情,又具興義。
三、四句借馬以抒情:什么時候才能披上威武的鞍具,在秋高氣爽的疆場上馳騁,建樹功勛呢?《馬詩》其一云:「龍背鐵連錢,銀蹄白踏煙。無人織錦襜,誰為鑄金鞭?」「無人織錦襜」二句的慨嘆與「何當金絡腦」表達的是同一個意思,就是企盼把良馬當作良馬對待,以效大用?!附鸾j腦」、「錦襜」、「金鞭」統(tǒng)屬貴重鞍具,都是象征馬受重用。顯然,這是作者熱望建功立業(yè)而又不被賞識所發(fā)出的嘶鳴。
此詩與《南園(男兒何不帶吳鉤)》都是寫同一種投筆從戎、削平藩鎮(zhèn)、為國建功的熱切愿望。但《南園》是直抒胸臆,此詩則屬寓言體或比體。直抒胸臆,較為痛快淋漓;而用比體,則覺婉曲耐味。而詩的一、二句中,以雪喻沙,以鉤喻月,也是比;從一個富有特征性的景色寫起以引出抒情,又是興。短短二十字中,比中見興,興中有比,大大豐富了詩的表現(xiàn)力。從句法上看,后二句一氣呵成,以「何當」領起作設問,強烈傳出無限企盼意,且有唱嘆味;而「踏清秋」三字,聲調(diào)鏗鏘,詞語搭配新奇,蓋「清秋」草黃馬肥,正好馳驅,冠以「快走」二字,形象暗示出駿馬輕捷矯健的風姿,恰是「所向無空闊,真堪托死生。驍騰有如此,萬里可橫行」(杜甫《房兵曹胡馬》)。所以字句的鍛煉,也是此詩藝術表現(xiàn)上不可忽略的成功因素。
(周嘯天)
- 至德二年十一月十二日升德施山齋三宿決定罪四知無矯志。二施啟幽心。簡通避人物。偃息還山林。曲澗停騶響。交枝落幔陰。池臺聚凍雪。欄牖噪歸禽。石彩無新故。峯形詎古今。大車何杳杳。奔馬遂骎骎。何以修六念。虔誠在一音。未泛慈舟遠。徒令愿海深。
- 古意三首橘犀如半月,何日是圓時。如何一種味,卻有兩人知。
- 題四皓對奕瀹茶圖各一絕疊啼支頤落子遲,松風冉冉動須眉。斷蛇失鹿渾閒事,不直云根半局棋。
- 棋野客圍棋坐,支頤向暮秋。不言如守默,設計似平讎。決勝雖關勇,防危亦合憂??此K一局,白卻少年頭。
- 河傳(二之一·仙呂調(diào))翠深紅淺。愁蛾黛蹙,嬌波刀翦。奇容妙妓,爭逞舞裀歌扇。妝光生粉面。坐中醉客風流慣。尊前見。特地驚狂眼。不似少年時節(jié),千金爭選。相逢何太晚。
- 清明日貍渡道中灑灑沾巾雨,披披側帽風?;ㄈ忌缴?,柳臥水聲中。石馬立當?shù)溃堷S鳴半空。墦間人散后,烏鳥正西東。
- 題程棲竹居士卷此翁日日對修竹,竹上風清心亦清。高節(jié)有常原自勁,中虛無物本來成。美淇君子詩為詠,貫歲圣人禮作盟。林里七賢真浪跡,憐君不慕七賢名。
- 王順之得子寄二絕次韻報之茂弘不用長年悲,淮水東流本與期。一日名駒驚俗眼,奔云老驥敢言衰。
- 見物便見心見物便見心,無物心不現(xiàn)。十方通塞中,真心無不遍。若生知識解,卻成顛倒見。睹境能無心,始見菩提面。
- 和仲謀夜中有感紙窗驚吹玉蹀躞,竹砌碎撼金瑯璫。蘭缸有淚風飄地,遙夜無人月上廊。愁思起如獨緒繭,歸夢不到合懽床。少年多事意易亂,詩律坎坎同寒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