頌古一百二十一首問答
問:《頌古一百二十一首》的作者是誰?
答:頌古一百二十一首的作者是釋宗杲
問:頌古一百二十一首是哪個朝代的詩文?
答:頌古一百二十一首是宋代的作品
問:提起須彌第一槌,電光石火太遲遲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提起須彌第一槌,電光石火太遲遲 出自 宋代釋宗杲的《頌古一百二十一首》
問:提起須彌第一槌,電光石火太遲遲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提起須彌第一槌,電光石火太遲遲 的下一句是 象王行處狐蹤絕,師子咆哮百獸危。
問:出自釋宗杲的名句有哪些?
答:釋宗杲名句大全
- 歲除自語二首盡道今年歲運惡,誰知歲運不關(guān)渠。一齋深處深深坐,老眼如燈照古書。
- 和錢處和梅花五絕枝上春風(fēng)漸有涯,斷魂初見兩三花。一尊盡日看無厭,要待參橫月影斜。
- 破甕救友標(biāo)簽:寫人光生七歲,凜然如成人,聞講《左氏春秋》,愛之,退為家人講,即了其大指。自是手不釋書,至不知饑渴寒暑。群兒戲于庭,一兒登甕,足跌沒水中,眾皆棄去。光持石擊甕破之,水迸,兒得活。
- 梓人傳裴封叔之第,在光德里。有梓人款其門,愿傭隙宇而處焉。所職,尋、引、規(guī)、矩、繩、墨,家不居礱斫之器。問其能,曰:“吾善度材,視棟宇之制,高深圓方短長之宜,吾指使而群工役焉。舍我,眾莫能就一宇。故食于官府,吾受祿三倍;作于私家,吾收其直太半焉?!彼眨肫涫?,其床闕足而不能理,曰:“將求他工?!庇嗌跣χ^其無能而貪祿嗜貨者?! ∑浜缶┱滓鼘椆偈?,余往過焉。委群材,會群工,或執(zhí)斧斤,或執(zhí)刀鋸,皆環(huán)立。向之梓人左持引,右執(zhí)杖,而中處焉。量棟宇之任,視木之能舉,揮其杖,曰“斧!”彼執(zhí)斧者奔而右;顧而指曰:“鋸!”彼執(zhí)鋸者趨而左。俄而,斤者斫,刀者削,皆視其色,俟其言,莫敢自斷者。其不勝任者,怒而退之,亦莫敢慍焉。畫宮于堵,盈尺而曲盡其制,計其毫厘而構(gòu)大廈,無進(jìn)退焉。既成,書于上棟曰:“某年、某月、某日、某建”。則其姓字也。凡執(zhí)用之工不在列。余圜視大駭,然后知其術(shù)之工大矣?! ±^而嘆曰:彼將舍其手藝,專其心智,而能知體要者歟!吾聞勞心者役人,勞力者役于人。彼其勞心者歟!能者用而智者謀,彼其智者歟!是足為佐天子,相天下法矣。物莫近乎此也。彼為天下者本于人。其執(zhí)役者為徒隸,為鄉(xiāng)師、里胥;其上為下士;又其上為中士,為上士;又其上為大夫,為卿,為公。離而為六職,判而為百役。外薄四海,有方伯、連率??び惺?,邑有宰,皆有佐政;其下有胥吏,又其下皆有嗇夫、版尹以就役焉,猶眾工之各有執(zhí)伎以食力也。 彼佐天子相天下者,舉而加焉,指而使焉,條其綱紀(jì)而盈縮焉,齊其法制而整頓焉;猶梓人之有規(guī)、矩、繩、墨以定制也。擇天下之士,使稱其職;居天下之人,使安其業(yè)。視都知野,視野知國,視國知天下,其遠(yuǎn)邇細(xì)大,可手據(jù)其圖而究焉,猶梓人畫宮于堵,而績于成也。能者進(jìn)而由之,使無所德;不能者退而休之,亦莫敢慍。不炫能,不矜名,不親小勞,不侵眾官,日與天下之英才,討論其大經(jīng),猶梓人之善運眾工而不伐藝也。夫然后相道得而萬國理矣。 相道既得,萬國既理,天下舉首而望曰:「吾相之功也!」后之人循跡而慕曰:「彼相之才也!」士或談殷、周之理者,曰:「伊、傅、周、召?!蛊浒賵?zhí)事之勤勞,而不得紀(jì)焉;猶梓人自名其功,而執(zhí)用者不列也。大哉相乎!通是道者,所謂相而已矣。其不知體要者反此;以恪勤為公,以簿書為尊,炫能矜名,親小勞,侵眾官,竊取六職、百役之事,聽聽于府庭,而遺其大者遠(yuǎn)者焉,所謂不通是道者也。猶梓人而不知繩墨之曲直,規(guī)矩之方圓,尋引之短長,姑奪眾工之斧斤刀鋸以佐其藝,又不能備其工,以至敗績,用而無所成也,不亦謬歟! 或曰:「彼主為室者,儻或發(fā)其私智,牽制梓人之慮,奪其世守,而道謀是用。雖不能成功,豈其罪耶?亦在任之而已!」 余曰:「不然!夫繩墨誠陳,規(guī)矩誠設(shè),高者不可抑而下也,狹者不可張而廣也。由我則固,不由我則圮。彼將樂去固而就圮也,則卷其術(shù),默其智,悠爾而去。不屈吾道,是誠良梓人耳!其或嗜其貨利,忍而不能舍也,喪其制量,屈而不能守也,棟橈屋壞,則曰:『非我罪也』!可乎哉?可乎哉?」 余謂梓人之道類于相,故書而藏之。梓人,蓋古之審曲面勢者,今謂之「都料匠」云。余所遇者,楊氏,潛其名。
- 雜題少談王霸謀身拙,晚好詩騷學(xué)道疏。賴有一籌差自慰,閉門不作子公書。
- 百門義呈君俞輒成短章一微塵上百門成,空里花飛谷里鳴。海印元來君自有,聊將黃葉止啼聲。
- 塵外半山風(fēng)雨截江城,未脫人間總是塵。中夜起看衣上月,青天如水露華新。
- 和中丞晏尚書和答十二兄夜歸遇雪之作有客天街夜轡還,霰花無數(shù)拂雕鞍。路疑西極瑤池近,人似南朝鶴氅寒。漏鼓傳聲催暝色,麴車迷轍寄馀歡。塤箎雅韻皆多感,偏覺陽春再和難。
- 再次前韻六首曩日不緣逃暑空,今朝端為採春來。梅花落去香逾烈,去去還應(yīng)首重回。
- 豬肉頌標(biāo)簽:詠物凈洗鐺,少著水,柴頭罨煙焰不起。待他自熟莫催他,火候足時他自美。黃州好豬肉,價賤如泥土。貴者不肯吃,貧者不解煮,早晨起來打兩碗,飽得自家君莫管。
- 若非神物多靈跡,爭得長年冬不枯。——— 白居易游小洞庭
- 歲豐仍節(jié)儉,時泰更銷兵——— 白居易太平樂詞二首(已下七首在翰林院時奉敕撰進(jìn))
- 微風(fēng)入桐葉,分我一簾秋——— 陸游自訟
- 舉杯幸有君相屬,更待泥乾步屧勻——— 胡寅寒食日約蔡生以雨不至
- 爽來軒戶,涼生枕簟,夜永悄然無寐。——— 李綱永遇樂
- 我覯之子,我心寫兮——— 佚名裳裳者華
- 死中求生背水陣,灰冷復(fù)焚余燭跋——— 艾性夫解棋
- 輪囷香霧,靜深庭院,簾影參差翠——— 趙善扛青玉案(春暮)
- 收其要害處,進(jìn)退隨所指——— 孔武仲送范中濟侍郎知慶州
- 昨從分陜山南口,馳道依依漸花柳——— 張說奉和圣制初入秦川路寒食應(yīng)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