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銘
乾稱父,坤稱母;予茲藐焉,乃混然中處。故天地之塞,吾其體;天地之帥,吾其性。民,吾同胞;物,吾與也。
大君者,吾父母宗子;其大臣,宗子之家相也。尊高年,所以長其長;慈孤弱,所以幼其幼;圣,其合德;賢,其秀也。凡天下疲癃、殘疾、惸獨、鰥寡,皆吾兄弟之顛連而無告者也。
于時保之,子之翼也;樂且不憂,純乎孝者也。違曰悖德,害仁曰賊,濟(jì)惡者不才,其踐形,惟肖者也。
知化則善述其事,窮神則善繼其志。不愧屋漏為無忝,存心養(yǎng)性為匪懈。惡旨酒,崇伯子之顧養(yǎng);育英才,潁封人之錫類。不弛勞而厎豫,舜其功也;無所逃而待烹,申生其恭也。體其受而歸全者,參乎!勇于從而順令者,伯奇也。
富貴福澤,將厚吾之生也;貧賤憂戚,庸玉汝于成也。存,吾順事;沒,吾寧也。
注釋
《易經(jīng)》的乾卦,表示天道創(chuàng)造的奧秘,稱作萬物之父;坤卦表示萬物生成的物質(zhì)性原則與結(jié)構(gòu)性原則,稱作萬物之母。我如此的藐小,卻混有天地之道于一身,而處于天地之間。這樣看來,充塞于天地之間的(坤地之氣),就是我的形色之體;而引領(lǐng)統(tǒng)帥天地萬物以成其變化的,就是我的天然本性。人民百姓是我同胞的兄弟姊妹,而萬物皆與我為同類。
天子是我乾坤父母的嫡長子;而大臣則是嫡長子的管家?!白鹁茨旮哒摺保ǖ囊饬x),乃是為了禮敬同胞中年長的人;“慈愛孤苦弱小者”(的意義),乃是為了保育同胞中的幼弱之屬。所謂的圣人,是指同胞中與天地之德(案:指健德與順德)相合的人;而賢人則是其中優(yōu)異秀出之輩。天底下無論是衰老龍鍾或有殘疾的人、孤苦無依之人或鰥夫寡婦,都是我困苦而無處訴說的兄弟。
及時地保育他們,是子女對乾坤父母應(yīng)有的協(xié)助。如此地樂于保育而不為己憂,是對乾坤父母最純粹的孝順。若是違背了乾坤父母這樣的意旨,就叫做“悖德”,如此地傷害仁德就叫做“賊”。助長兇惡的人是乾坤父母不成材之子,而那些能夠?qū)⑻煨员憩F(xiàn)于形色之身的人就是肖似乾坤父母的孝子。
能了知造物者善化萬物的功業(yè)(了知我們的道德良知如何成就人文價值),才算是善于繼述乾坤父母的事跡;能徹底地洞透造化不可知、不可測之奧秘,才算是善于繼承乾坤父母的志愿。即便在屋漏隱僻獨處之處也能對得起天地神明、無愧無怍,才算無辱于乾坤父母;時時存仁心、養(yǎng)天性,才算是事天奉天無所懈怠。崇伯之子大禹,是透過厭惡美酒,來照顧贍養(yǎng)乾坤父母的;穎谷守疆界的潁考叔,是經(jīng)由點化英才、培育英才,而將恩德施與其同類。不松懈、繼續(xù)努力,以使父母達(dá)到歡悅,這便是舜對天地父母所貢獻(xiàn)的功勞;順從父命,不逃他處,以待烹戮,這是太子申生所以被謚為“恭”的緣故。臨終時,將從父母那里得來的身體完整地歸還給乾坤父母的是曾參;勇于聽從以順父命的是伯奇。
富貴福祿的恩澤,是乾坤父母所賜,用以豐厚我的生活;貧賤憂戚,是用來幫助你成就一番事業(yè)的?;钪臅r候,我順從(乾坤父母所要求的)事理;死的時候,心安理得,我安寧而逝。
西銘問答
問:《西銘》的作者是誰?
答:西銘的作者是張載
問:西銘是哪個朝代的詩文?
答:西銘是宋代的作品
問:乾稱父,坤稱母;予茲藐焉,乃混然中處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乾稱父,坤稱母;予茲藐焉,乃混然中處 出自 宋代張載的《西銘》
問:乾稱父,坤稱母;予茲藐焉,乃混然中處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乾稱父,坤稱母;予茲藐焉,乃混然中處 的下一句是 故天地之塞,吾其體;天地之帥,吾其性。
問:出自張載的名句有哪些?
答:張載名句大全
- 次韻徐秀才十首鉤妙如悟禪,去瑕等居讎。學(xué)詩得是法,善刀無全牛。脫手希代珍,原子毋輕投。袞袞譚項斯,愧非古人儔。
- 次韻蕃叟弟月下有感平原接翠微,修竹圍綠凈。乃於此中間,更以皓月映。佳人笑隱幾,萬物獨我正。幸哉吾有母,侍飲得瓶罄。
- 濟(jì)上四賢詠成文學(xué)寶劍千金裝,登君白玉堂。身為平原客,家有邯鄲娼。使氣公卿坐,論心游俠場。中年不得意,謝病客游梁。
- 初夏即事十二解東渚西陂萬馬奔,浪花吞盡舊波痕。山童莫掃中庭水,要寫錢錢雨點紋。
- 七夕潘宰招不往投老歸歟拙獨存,剖瓜亦欲問天孫。故人有約夜堂醉,老子不禁秋暑袢。卻恐長繩縻日月,政須高枕問乾坤。北窗風(fēng)好難為客,未辨冠巾數(shù)候門。
- 石帆山下作石帆山下古苔磯,回首人間萬事非。能飲上池何患死,不營尺宅欲安歸?寒龜瑟縮搘床老,倦鶴翩遷帶箭飛??靶δ陙硎馐∈?,就憑樵女綻春衣。
- 生日,王郎以詩見慶,次其韻,并寄茶二十一折楊新曲萬人趨,獨和先生于蒍于。但信櫝藏終自售,豈知碗脫本無撫。朅從冰叟來游宦,肯伴臞仙亦號儒。棠棣并為天下士,芙蓉曾到海邊郛。不嫌霧谷霾松柏,終恐虹梁荷棟桴。高論無窮如鋸屑,小詩有味似連珠。感君生日遙稱壽,祝我余年老不枯。未辦報君青玉案,建溪新餅截云腴。
- 浙東獻(xiàn)鄭大夫圣主東憂漲海濱,思移副相倚陶鈞。樓臺獨坐江山月,舟楫先行澤國春。遙想萬家開戶外,近聞群盜竄諸鄰。幾時入去調(diào)元化,天下同為堯舜人。
- 南臺舟中聯(lián)句秋陽紅若柿,曉雨翠如絲。福地逢迎日,江天笑傲?xí)r。蓮臙猶殢水,桂粟已粘枝。波靜天一色,山低云四垂。垂綸懷渭叟,縱棹擬鴟夷。上水遲吾樂,西風(fēng)壯我詩。
- 晉靈公不君標(biāo)簽:寫人晉靈公不君。厚斂以雕墻。從臺上彈人,而觀其辟丸也。宰夫胹熊蹯不熟,殺之,寘諸畚,使婦人載以過朝。趙盾、士季見其手,問其故而患之。將諫,士季曰:“諫而不入,則莫之繼也。會請先,不入,則子繼之?!比M(jìn)及溜,而后視之。曰: “吾知所過矣,將改之?!被锥鴮υ唬骸叭苏l無過?過而能改,善莫大焉。詩曰:‘靡不有初,鮮克有終?!蛉缡?,則能補(bǔ)過者鮮矣。君能有終,則社稷之固也,豈惟群臣賴之。又曰:‘袞職有闕,惟仲山甫補(bǔ)之?!苎a(bǔ)過也。君能補(bǔ)過,袞不廢矣?!薄 —q不改。宣子驟諫。公患之,使鉏麑賊之。晨往,寢門辟矣。盛服將朝,尚早,坐而假寐。麑退,嘆而言曰:“不忘恭敬,民之主也。賊民之主,不忠;棄君之命,不信。有一于此,不如死也?!庇|槐而死?! ∏锞旁拢瑫x侯飲趙盾酒,伏甲將攻之。其右提彌明知之, 趨登,曰:“臣侍君宴,過三爵,非禮也?!彼旆鲆韵?。公嗾夫獒焉。明搏而殺之。盾曰:“棄人用犬,雖猛何為!”斗且出。提彌明死之?! 〕?,宣子田于首山,舍于翳桑。見靈輒餓,問其病,曰: “不食三日矣?!笔持?,舍其半。問之,曰:“宦三年矣,未知母之存否。今近焉,請以遺之?!笔贡M之,而為之簞食與肉,寘諸橐以與之。既而與為公介,倒戟以御公徒,而免之。問何故,對曰:“翳桑之餓人也?!眴柶涿?,不告而退?!熳酝鲆?。 乙丑,趙穿攻靈公于桃園。宣子未出山而復(fù)。大史書曰: “趙盾弒其君?!币允居诔?。宣子曰:“不然。”對曰:“子為正卿, 亡不越竟,反不討賊,非子而誰?”宣子曰:“烏呼!‘我之懷矣,自詒伊戚’,其我之謂矣!” 孔子曰:“董狐,古之良史也,書法不隱。趙盾,古之良大夫也,為法受惡。惜也,越竟乃免。” 宣子使趙穿逆公子黑臀于周而立之。壬申,朝于武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