別詩
朝發(fā)天北隅,暮聞日南陵。
欲寄一言去,托之箋彩繒。
因風(fēng)附輕翼,以遺心蘊蒸。
鳥辭路悠長,羽翼不能勝。
意欲從鳥逝,駑馬不可乘。
晨風(fēng)鳴北林,熠耀東南飛。
愿言所相思,日暮不垂帷。
明月照高樓,想見余光輝。
玄鳥夜過庭,仿佛能復(fù)飛。
褰裳路踟躕,彷徨不能歸。
浮云日千里,安知我心悲。
思得瓊樹枝,以解長渴饑。
童童孤生柳,寄根河水泥。
連翩游客子,于冬服涼衣。
去家千余里,一身??署?。
寒夜立清庭,仰瞻天漢湄。
寒風(fēng)吹我骨,嚴(yán)霜切我肌。
憂心常慘戚,晨風(fēng)為我悲。
瑤光游何速,行愿去何遲。
仰視云間星,忽若割長帷。
低頭還自憐,盛年行已衰。
依依戀明世,愴愴難久懷。
注釋
日南:漢郡名,是當(dāng)時中國的最南部。以上二句以“日南”和“天北”相對,言彼鳥飛行之遠(yuǎn)與速。日南雖是地名,并不一定表示詩中人物所在的地方。
箋:書啟。
彩繒:絹帛之類,古人在絹帛上寫書信。
蘊蒸:指心里積蓄的思想感情。
乘:駕車。以上二句是說南去的心不可遏止,乘馬都嫌其緩慢,恨不能附飛鳥而去。
別詩問答
問:《別詩》的作者是誰?
答:別詩的作者是佚名
問:別詩是哪個朝代的詩文?
答:別詩是兩漢的作品
問:有鳥西南飛,熠熠似蒼鷹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有鳥西南飛,熠熠似蒼鷹 出自 兩漢佚名的《別詩》
問:有鳥西南飛,熠熠似蒼鷹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有鳥西南飛,熠熠似蒼鷹 的下一句是 朝發(fā)天北隅,暮聞日南陵。
問:出自佚名的名句有哪些?
答:佚名名句大全
別詩賞析
組詩其一:“有鳥西南飛……”
【簡析】:
本篇是懷人的詩,作者身在北方,所思在南方,大意說要托飛鳥寄書,鳥辭不能,恨不得隨鳥同飛。表示心不忘南去,希望有所依附以實現(xiàn)這個愿望,但是終不可得。
【注解】:
熠熠:光明貌。在這句里形容鳥羽反映日光。
日南:漢郡名,是當(dāng)時中國的最南部。以上二句以“日南”和“天北”相對,言彼鳥飛行之遠(yuǎn)與速。日南雖是地名,并不一定表示詩中人物所在的地方。
箋:書啟。
彩繒:絹帛之類,古人在絹帛上寫書信。
蘊蒸:指心里積蓄的思想感情。
乘:駕車。以上二句是說南去的心不可遏止,乘馬都嫌其緩慢,恨不能附飛鳥而去。
組詩其二:“晨風(fēng)鳴北林……”
【簡析】:
這一首是游子日暮懷歸的詩。詩中以晨風(fēng)、玄鳥、浮云的遠(yuǎn)飛和作者自己的踟躕衢路、彷徨不歸相對照。
【注解】:
北林:林名。首句本《詩經(jīng)·晨風(fēng)》:“(左鳥右穴)彼晨風(fēng),郁彼北林?!?br>熠耀:一作“熠熠”,義同。
余光輝:以上二句是說自己所在的高樓為月光所照,因而想到月光所照的不只是這高樓(這時所想念的故鄉(xiāng)也同在這月光之下)。
仿佛:見而不明。
褰裳:欲行。
踟躕:欲行又止,這樣就是下句所說的“彷徨”。
瓊:美玉。玉樹是傳說中仙山上的樹。末二句是說欲得仙樹療治憂愁,和《錄別詩》中另一首“愿得萱草(忘憂草)枝,以解饑渴情”意思相同。
組詩其三:“童童孤生柳……”
【簡析】:
本篇是游子自傷的詩。一傷漂泊,二傷饑寒,三傷衰老。
【注解】:
童童:禿貌。
連翩:鳥飛貌,在這里用來形容游子的漂泊。
天漢:銀河。
湄:水草相交之處,就是岸邊。
瑤光:星名,即北斗杓第七星。又名“搖光”。古人看斗星所指的方位辨別節(jié)令。
游:言所指方位改變。這句是說時間過得快。
行愿去何遲:這句不可解。“行愿”二字疑有誤?!叭ズ巍?,一作“支荷”。
忽:速貌。
長帷:指云。言云的形狀如帷幕。浮云飛得很快,且飛且散開,這時云間的星看起來正象向浮云相反的方向急飛,又象星把云塊劃開了。
行:將也。
明世:政治清明的時代。
愴愴:悲傷。
- 句伴行惟瘦鶴,尋步入深云。(《贈廖融》,見《紀(jì)事》)
- 長相思 以上三首見中州樂府風(fēng)暖時,雨晴時。熏褶羅衣人未歸。螓蛾愁欲飛。枕瓊霞。瑣窗紗。簾月樓空燕子家。春風(fēng)掃落花。
- 十一月二十六夜夢與范石湖各賦梅花六言覺僅江路月斜霜重,野橋風(fēng)峭波寒。知負(fù)天公何事,十他冷淡相看。
- 壽春進(jìn)祝圣七首搜揚草澤俟時兼待價,垂棘出塵埃。仄席三旌切,移山萬里來。煙霞衣上落,閶闔雪中開。壽酒今朝進(jìn),無非出世才。
- 皇甫主簿期游山不及赴休官匹馬在,新意入山中。更住應(yīng)難遂,前期恨不同。集蟬苔樹僻,留客雨堂空。深夜誰相訪,惟當(dāng)清凈翁。
- 棲霞宮山齋山棲極造理,其北恰嵐壁。下吞泉數(shù)斗,中有蒲數(shù)脊。巖留未化雪,竹迸將崩石。不為世所薰,直入玄之寂。道人無一吝,近我如相識。忽然問周易,再三說太極。言清嚼冰雪,事奧通金碧。吐納少滯咽,導(dǎo)引多精色。陰火養(yǎng)陽鼎,黃云生寶鬲。定是西母池,佳桃已中食。
- 秋興白發(fā)蕭蕭欲滿頭,歸來三見故山秋。醉憑高閣乾坤迮,病入中年日月遒。百戰(zhàn)鐵衣空許國,五更畫角只生愁。明朝煙雨桐江岸,且占丹楓系釣舟。
- 風(fēng)鳶圖詩標(biāo)簽:兒童柳條搓線絮搓綿,搓夠千尋放紙鳶。消得春風(fēng)多少力,帶將兒輩上青天。
- 偈十六首朔風(fēng)如刀,痛利人骨。千山萬山,雪映寒日。心知春氣來,目睹梅花發(fā)。游子南方歸不歸,曉堂閒卻龜毛拂。
- 元夕一來生萬感,動是兩番春。俗樸少燈火,年豐多醉人。遠(yuǎn)鄉(xiāng)猶有舊,明月只如新。無奈梅花落,相看老樹身。
- 慚愧青裙南畝婦,犁頭能得幾多春——— 吳泳果山春郊即事七首
- 一路澄清縱幽討,不妨?xí)?xì)論文——— 曾幾送周仲固寺正提舉湖北茶鹽余建炎己酉歲嘗為
- 且莫吊沙場,收拾秦弓歸去——— 屈大均長亭怨 與李天生冬夜宿雁門關(guān)作
- 于鑠丕嗣,惟帝之光——— 蕭仿享太廟樂章
- 金陵宰鄞政心禮,天津客已愁鵑鳴——— 方大琮寄題董宰讀書軒
- 蒼煙落日草堂深,淺淺寒侵白玉簪——— 吳龍翰草堂
- 隔湖遙指蘭亭路,鄰叟追隨羨眼明——— 陸游新晴野步
- 君既天賦,相亦天錫。——— 貫休大蜀皇帝壽春節(jié)進(jìn)堯銘舜頌二首·堯銘
- 卻向東皋望煙火,缺蟾先映槲林丹——— 范成大晚步吳故城下
- 邇來四十載,余景迫耄荒。——— 陸游十月暄甚人多疾十六日風(fēng)雨作寒氣候方少正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