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類:

作者:

體裁:

羅隱古詩文作品
朝代:唐代,已收錄469篇羅隱古詩文(第18頁):
- 釣船拋卻異鄉(xiāng)來,擬向何門用不才。日晚獨登樓上望,馬蹄車轍滿塵埃。
- 二年流落大梁城,每送君歸即有情。別路算來成底事,舊游言著似前生。苑荒懶認詞人會,門在空憐烈士名。至竟男兒分應(yīng)定,不須惆悵谷中鶯。
- 圣朝綸閣最延才,須牧生民始入來。鳳藻已期他日用,隼旟應(yīng)是隔年回。旗飄峴首嵐光重,酒奠湘江杜魄哀。腸斷秦原二三月,好花全為使君開。
- 草堂何處試徘徊,見說遺蹤向此開。蟾桂自歸三徑后,鶴書曾降九天來。白云事跡依前在,青瑣光陰竟不回。盡夕為君思曩日,野泉嗚咽路莓苔。
- 潏潏寒光濺路塵,相傳妖物此潛身。又應(yīng)改換皮毛后,何處人間作好人。
- 珪玷由來尚可磨,似簧終日復(fù)如何。成名成事皆因慎,亡國亡家只為多。須信禍胎生利口,莫將譏思逞懸河。猩猩鸚鵡無端解,長向人間被網(wǎng)羅。
- 明時塞詔列分麾,東擁朱輪出帝畿。銅虎貴提天子印,銀魚榮傍老萊衣。歌聽茗塢春山暖,詩詠蘋洲暮鳥飛。知有掖垣南步在,可能須待政成歸。
- 憔悴長安何所為,旅魂窮命自相疑。滿川碧嶂無歸日,一榻紅塵有淚時。雕琢只應(yīng)勞郢匠,膏肓終恐誤秦醫(yī)。浮生七十今三十,從此凄惶未可知。
- 銅梁路遠草青青,此恨那堪枕上聽。一種有冤猶可報,不如銜石疊滄溟。
- 西華有路入中華,依約山川認永嘉。羽客昔時留筱簜,故人今又種煙霞。壇高已降三清鶴,海近應(yīng)通八月槎。盛事兩般君總得,老萊衣服戴颙家。


詩詞推薦:
評論
發(fā)表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