蘋果公司近期在上海成立了新的技術開發(fā)子公司,注冊資本達到3500萬美元,主要業(yè)務涵蓋軟件開發(fā)、大數據服務以及數據存儲與處理支持。盡管蘋果官方尚未公布具體的運營計劃,但業(yè)界普遍認為,這一動作與推動Apple Intelligence在中國的發(fā)展密切相關。
從蘋果公司的發(fā)展歷程可以看出,其對中國市場的重視由來已久。早在2017年,蘋果就在貴州投資10億美元建立數據中心,以此顯示了對中國市場的深度關注。
此次在上海成立的技術開發(fā)公司,被視為蘋果為滿足中國市場對本地數據存儲和處理監(jiān)管要求的重要策略。奧緯咨詢前董事合伙人張君毅指出,蘋果若要在我國推出AI相關服務,必須確保數據留在本地。新成立的上海公司,正是蘋果為滿足這一需求所做出的努力。
實際上,AI戰(zhàn)略已成為蘋果在中國市場的重要部分。在iPhone銷售的關鍵時期,AI技術的落地與發(fā)展成為蘋果提升市場競爭力的關鍵。
據公開報道,蘋果CEO庫克在2024年的多次訪華期間,均提到了在中國市場推出AI手機的計劃,并強調“我們正在努力推進,背后有具體的監(jiān)管流程。”這顯示出蘋果對中國市場的重視,也反映了其智能產品在進入市場前所面臨的復雜挑戰(zhàn)。
盡管蘋果官方并未明確公布AI手機的具體發(fā)布時間,但外界普遍預測,蘋果的AI手機可能會在2025年正式進入中國市場。有研究機構Canalys的分析師認為,蘋果的AI智能服務不僅可能包含自研大模型,還將整合中國本地科技公司的技術,如騰訊和字節(jié)跳動的模型。這種合作將豐富AI功能,也有助于滿足中國用戶的需求。
在AI智能手機領域的合作方面,蘋果正在與騰訊、字節(jié)跳動等中國科技公司進行談判,探討如何將這兩大公司的模型整合到iPhone系統(tǒng)中。
然而,值得注意的是,蘋果在中國市場推出AI手機的延遲可能會削弱其市場競爭力。中國本土手機廠商如華為、小米等,在端側與云端AI模型的整合上已取得顯著進展。Canalys數據顯示,2024年第三季度,中國市場AI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近600%,市場競爭異常激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