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出處
《優(yōu)婆塞戒經(jīng)·三種菩提品》:“善男子,如恒河三獸俱渡:兔、馬、香象。兔不至底,浮水而過;馬或至底,或不至底;象則盡底。恒河水者,即是十二因緣河也。聲聞渡時(shí),猶如彼兔;緣覺渡時(shí),猶如彼馬;如來渡時(shí),猶如香象,是故如來得名為佛?!?/div>
常用程度
一般成語
成語接龍
成語搜索
0
糾錯(cuò)
詩詞名句推薦
- 窮探到冥窈,老語角險(xiǎn)艱——— 馮時(shí)行贈(zèng)故人二首
- 予平昔屢嘗賦此,未免掇拾故事,張皇景氣而已——— 王惲水龍吟 至元二十三年丙戌孟冬二十八日小雪
- 煩君轉(zhuǎn)寄與仇勤,晚食何時(shí)飽顏蠋——— 王洋子楚小甑中實(shí)以物餉予{稻禾換口}之如芋而味
- 圖書繞屋未為貧,想見長吟日閉門——— 裘萬頃元齡弟寄悲秋四詩因次
- 愛向竹欄騎竹馬,懶于金地聚金沙——— 金地藏送童子下山
- 有人焉,中夜聞雞,劍光正燭牛斗——— 李曾伯水龍吟(和韻)
- 冉冉秋思生,令人欲愁絕——— 羅與之中秋步月
- 一方一曲春有限,芳菲未足舒老眼——— 衛(wèi)宗武自王園歸約諸友山行
- 石坐最宜人選勝,劍池潛想地遺靈——— 蔣堂虎丘山
- 鶴者胎化之禽兮明明,后玄鵠兮前蒼鷹,沖若舞兮太清——— 白玉蟾鶴謠八首
最新應(yīng)用
- 2捉妖大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