止中自有流行好,不在從違用舍間
出自宋代魏了翁《次韻李參政和薛秘書詩見寄》:
行有尚時觀羽坎,不終止處認(rèn)兼山。
止中自有流行好,不在從違用舍間。
注釋參考
行好
行好 (xínghǎo) 發(fā)善心,做善事 be merciful;act charitably不在
不在 (bùzài) 指不位于或處于某處 be out;be not in 小王不在 我姐姐早不在機(jī)房上班上 婉稱人去世了 pass away 長征干部大部分都不在了從違
(1).依從或違背。 唐 韓愈 《送區(qū)弘南歸》詩:“爰有 區(qū)子 熒熒暉,觀以彝訓(xùn)或從違?!?錢仲聯(lián) 集釋引 孫汝聽 曰:“示以彝訓(xùn),或從或不從,故曰或從違?!?宋 文天祥 《至揚(yáng)州·且行且止正依違》詩序:“時曉色漸分,去數(shù)步,則 金 一邊來牽住,回數(shù)步,則 杜 一邊又來拖行,事之難從違,未有如此之甚者?!?明 文徵明 《送劉君元瑞守西安敘》:“人心有從違,君自視於此,果能皆副其意乎?”
(2).跟從或離去。 宋 葉紹翁 《四朝聞見錄·請斬趙忠定》:“竊謂父子之閒,寧閒于存沒;賓主之際,則在于從違。” 太平天囯 洪仁玕 《誅妖檄文》:“爾等何竟昧於從違而不早圖變計乎?”
(3).指境遇的順逆。 宋 陳師道 《南豐先生挽詞》之一:“身世從違里,功言取次休。” 任淵 注:“ 南豐 仕宦不偶,晚得掌誥,以憂去,遂死。蓋從違各半也?!?/p>
(4).謂取舍。 清 李漁 《閑情偶寄·詞曲上·結(jié)構(gòu)》:“持此為心,遂不覺以生平底里,和盤托出,并前人已傳之書,亦為取長棄短,別出瑕瑜,使人知所從違,而不為誦讀所誤。” 魯迅 《集外集·<窮人>小引》:“歧異之處,便由我比較了 原白光 的日文譯本以定從違,又經(jīng) 素園 用原文加以校定?!?/p>
用舍
見“ 用舍 ”。
亦作“ 用捨 ”。1.取舍。《晉書·范弘之傳》:“ 比干 處三仁之中, 箕子 為名賢之首,后人用捨,參差不同?!薄杜f唐書·顏真卿傳》:“ 真卿 請皇帝先謁王陵九廟而后還宮。宰相 元載 謂 真卿 曰:‘公所見雖美,其如不合事宜何?’ 真卿 怒,前曰:‘用捨在相公耳,言者何罪?’” 明 張居正 《謝召見疏》:“為祖宗謹(jǐn)守成憲,不敢以臆見紛更;為國家愛養(yǎng)人才,不敢以私意用舍?!?/p>
(2).指被任用或不被任用。 宋 蘇軾 《沁園春·赴密州早行馬上寄子由》詞序:“用捨由時,行藏在我,袖手何妨閑處看。” 宋 蘇軾 《沁園春·答曾舍人啟》:“用舍皆天,孰知令尹之無喜。”
(3).見“ 用行舍藏 ”。
魏了翁名句,次韻李參政和薛秘書詩見寄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