延平津路水溶溶,峭壁巍岑一萬(wàn)重
出自唐代胡曾《詠史詩(shī)延平津》:
延平津路水溶溶,峭壁巍岑一萬(wàn)重。
昨夜七星潭底見(jiàn),分明神劍化為龍。
注釋參考
延平津
古代津渡名。 晉 時(shí)屬 延平縣 (今 福建省 南平市 東南),故稱(chēng)。據(jù)《晉書(shū)·張華傳》載, 豐城 令 雷煥 得 龍泉 、 太阿 兩劍,以其一與 張華 。后 華 被誅,劍即失其所在。 雷煥 死,其子持劍行經(jīng) 延平津 ,劍忽躍出墮水。使人入水取之,但見(jiàn)兩龍?bào)纯M,波浪驚沸。劍亦從此亡去。 唐 黃滔 《浙幕李端公泛建溪》詩(shī):“更愛(ài) 延平津 上過(guò),一雙神劍是龍鱗。” 金 元好問(wèn) 《換得云臺(tái)帖喜而賦詩(shī)》:“世間曾有 華陀 帖,神物已化 延平津 。”參見(jiàn)“ 延津 ”。
溶溶
溶溶 (róngróng) 寬廣的樣子 broad 江水溶溶 心溶溶其不可量兮?!冻o·九嘆·愍命》 水緩緩流動(dòng)的樣子,也用來(lái)形容月光蕩漾 flow slowly 二川溶溶,流入宮墻?!啤?杜牧《阿房宮賦》 月色溶溶峭壁
峭壁 (qiàobì) 陡峭的山崖 precipice巍岑
高峻的山峰。 唐 胡曾 《延平津》詩(shī):“ 延平 津路水溶溶,峭壁巍岑一萬(wàn)重?!?/p>
胡曾名句,詠史詩(shī)延平津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