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姚合《拾得古硯》
僻性{1-1}愛古物,終歲求不獲。昨朝得古硯,黃河灘之側。
念此黃河中,應有昔人宅。宅亦作流水,斯硯未變易。
波瀾所激觸,背面生罅隙。質狀樸且丑,今人作不得。
捧持且驚嘆,不敢施筆墨。或恐先圣人,嘗用修六籍。
置之潔凈室,一日三磨拭。大喜豪貴嫌,久長得保惜。
注釋參考
或恐
也許;可能。 唐 崔灝 《長干曲》:“停船暫相問,或恐是同鄉(xiāng)?!?/p>
先圣
(1).先世圣人?!秴问洗呵铩ぷ饚煛罚骸疤熳尤胩珜W,祭先圣?!薄冻o·九辯》:“獨耿介而不隨兮,愿慕先圣之遺教?!?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銘箴》:“ 周公 慎言於金人, 仲尼 革容於欹器,則先圣鑒戒,其來久矣?!?/p>
(2).專指 孔子 。 宋 宋咸 《注<孔叢子>序》:“矧是書所載,皆先圣之言。”
六籍
(1).即六經。《文選·班固<東都賦>》:“蓋六籍所不能談,前圣靡得言焉?!?李善 注:“六籍,六經也?!?晉 陶潛 《飲酒》詩之二十:“如何絶世下,六籍無一親。” 明 張煌言 《陳文生未焚草序》:“ 祖龍 一炬,六籍煙飛,然博士掌故,猶未焚也?!?清 龔自珍 《送夏進士序》:“大哉斯言!是其炳六籍,訓萬祀矣?!?/p>
(2).佛教著作《大般若經》、《金剛經》、《維摩詰經》、《楞伽經》、《圓覺經》、《楞嚴經》,號稱禪家六籍。
姚合名句,拾得古硯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


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