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師體《頌古二十九首》:
投子下繩床,張非孟八郎。
不搖三寸舌,未免鬼分贓。
眼底欲條直,臨機爭探囊。
裂破古今無面目,縱橫何處有關(guān)防。
注釋參考
眼底
眼底 (yǎndǐ) 用某種器械通過瞳孔所能觀察到的眼內(nèi)構(gòu)造。如:脈絡(luò)膜、視網(wǎng)膜、視神經(jīng)ru{1-1}頭等 the bottoms of eyes 眼前;眼里 right before one’s eyes 登樓一望,全城景色盡收眼底條直
(1).筆直?!豆茏印さ貑T》:“羣木蕃滋數(shù)大,條直以長?!?北魏 賈思勰 《齊民要術(shù)·園籬》:“必須稀穊均調(diào),行伍條直相當(dāng)。” 宋 王讜 《唐語林·補遺三》:“或散髮箕踞,久之用氣,其髮條直如植?!?/p>
(2).條暢通達。 唐 柳宗元 《唐故萬年令裴府君墓碣》:“離紛尨,導(dǎo)滯塞,關(guān)百執(zhí)事,條直顯遂,司空拱手以成?!?/p>
(3).直截;爽快。《朱子語類》卷六九:“ 伊川 説這箇做兩字, 明道 只做一箇説。 明道 説這般底説得條直?!?清 李漁 《奈何天·計左》:“美妻原該配丑夫,是天工做下的例子,沒有甚么氣啕,請條直些成了親罷!”
(4).有條理。 明 顧起元 《客座贅語·方言》:“南都方言……不分別曰儱侗,物事就理曰條直?!?/p>
臨機
謂面臨變化的機會和情勢?!度龂尽の褐尽べZ詡傳》“ 賈詡 字 文和 ……有 良 平 之才” 裴松之 注引 晉 司馬彪 《九州春秋》:“今將軍遭難得之運,蹈易解之機,而踐運不撫,臨機不發(fā),將何以享大名乎?” 北齊 劉晝 《新論·知人》:“若於臨機能謀而知其智,犯難涉危乃見其勇,是凡夫之識,非明哲之鑒?!?宋 陳亮 《酌古論·崔浩》:“兩軍對壘,臨機料之,曲折備之,此未足為智也。” 元 耶律楚材 《和公大禪師塔記》:“殊不知大善知識,臨機應(yīng)物,一抑一揚,一奪一縱,若珠之走盤,千變?nèi)f化,詎可以一途而測邪?” 蘇曼殊 《敬告十方佛弟子啟》:“出家菩薩,臨機權(quán)化,他戒許開,獨於se{1|1}欲有禁,當(dāng)為聲聞示儀范故?!?/p>
探囊
(1).到袋中摸取。喻偷竊;剽竊。語出《莊子·胠篋》:“將為胠篋探囊發(fā)匱之盜,而為守備,則必攝緘縢,固扃鐍?!?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指瑕》:“全寫則揭篋,傍采則探囊?!?唐 李商隱 《贈送前劉五經(jīng)映三十四韻》:“詩書資破冢,法制困探囊?!眳⒁姟?探囊胠篋 ”。
(2).喻事情輕而易舉。 唐 杜牧 《郡齋獨酌》詩:“謂言大義小不義,取易卷席如探囊。” 清 王夫之 《讀通鑒論·桓帝》:“賣官之令行,則富者探囊而得?!?清 姚鼐 《戲贈宏夫兄》詩:“鬢華攬鏡增霜雪,胸智探囊有甲兵。”
(3).解囊相助。 宋 蘇軾 《西新橋》詩:“探囊賴故侯,寳錢出金閨?!?/p>
釋師體名句,頌古二十九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