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韓偓《八月六日作四首》
日離黃道十年昏,敏手重開造化門?;鸬蹌訝t銷劍戟,
風師吹雨洗乾坤。左牽犬馬誠難測,右袒簪纓最負恩。
丹筆不知誰定罪,莫留遺跡怨神孫。
金虎挻災不復論,構成狂猘犯車塵。御衣空惜侍中血,
國璽幾?;屎笊?。圖霸未能知盜道,飾非唯欲害仁人。
黃旗紫氣今仍舊,免使老臣攀畫輪。
簪裾皆是漢公卿,盡作鋒铓劍血醒。顯負舊恩歸亂主,
難教新國用輕刑。穴中狡兔終須盡,井上嬰兒豈自寧。
底事亦疑懲未了,更應書罪在泉扃。
坐看包藏負國恩,無才不得預經綸。袁安墜睫尋憂漢,
賈誼濡毫但過秦。威鳳鬼應遮矢射,靈犀天與隔埃塵。
堤防瓜李能終始,免愧于心負此身。
注釋參考
犬馬
(1).狗和馬?!稌ぢ瞄帷罚骸叭R非土性不畜,珍禽奇獸不育于國?!?/p>
(2).特指良狗名馬。引申為玩好之物。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:“事之以犬馬,不得免焉?!薄稏|觀漢記·北海敬王睦傳》:“大夫其對以孤襲爵以來,志意衰惰,聲色是娛,犬馬是好?!?宋 蘇轍 《漢昭帝論》:“小人先之,悅之以聲色犬馬,縱之以馳騁田獵?!?/p>
(3).舊時臣子對君上的自卑之稱。 三國 魏 曹操 《上書讓增封武平侯及費亭侯》:“雖有犬馬微勞,非獨臣力,皆由部曲將校之助?!?宋 司馬光 《請建儲副或進用宗室第三狀》:“臣獨不愛犬馬之軀,為陛下言之。”
(4).卑幼者對尊長的自謙之稱。 唐 牛僧孺 《玄怪錄·岑順》:“將軍天質英明,師真以律;猥煩德音,屈顧疵賤。然犬馬之志,惟欲用之?!?明 陳汝元 《金蓮記·釋憤》:“螻蟻命,勞相釋,承恩德,承恩德,犬ma{1*1}報,知何日?!眳⒁姟?犬馬之勞 ”。
(5).喻小人。《后漢書·王符傳》:“一旦富貴,則背親捐舊,喪其本心,疎骨肉而親便辟,薄知友而厚犬馬?!薄侗饼R書·后主幼主帝紀論》:“賣官鬻獄,亂政淫刑,刳剒被於忠良,祿位加於犬馬,讒邪并進,法令多聞?!?/p>
(6).古代大夫生病的婉辭?!豆騻鳌せ腹辍罚骸皩儇撈澤?,不即罪爾” 漢 何休 注:“天子有疾稱不豫,諸侯稱負茲,大夫稱犬馬,士稱負薪?!?徐彥 疏:“大夫言犬馬者,代人勞苦,行役遠方,故致疾。”
右袒
右袒 (yòutǎn) 對一方偏向、袒護 show partiality for簪纓
簪纓 (zānyīng) 古代達官貴人的冠飾。后遂借以指高官顯宦 hat and ornaments 不將蘿薜易簪纓?!獜垚偂稕藕剿隆?h3>負恩(1).謂承受恩德。 南朝 齊 謝朓 《三日侍宴曲水代人應詔》詩:“周道如砥,康衢載直,徒媿玄黃,負恩無力?!?唐 何延之 《蘭亭記》:“於是負恩荷澤,手舞足蹈,捧戴周旋,光駭閭里。”
(2).忘恩;背恩。 隋 江總 《哭魯廣達》詩:“悲君感義死,不作負恩生?!?明 康海 《中山狼》第四折:“你看世上那些負恩的,卻不個個是這‘中山狼’么!” 康有為 《大同書》甲部序:“若逃之而出其家,其自為則巧矣,其負恩則何忍矣。”
韓偓名句,八月六日作四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生成,僅供參考
- 江城子·夢中了了醉中醒——— 蘇軾〔宋代〕
- 聞曾裘父丈亡追用前韻寄審知二首——— 趙蕃〔宋代〕
- 雙清堂夜賦——— 陸游〔宋代〕
- 題有余齋——— 釋崇岳〔宋代〕
- 殘句:為君寫就黃庭了——— 黃庭堅〔宋代〕
- 陳少監(jiān)餉澄清堂酒——— 陸游〔宋代〕
- 和秉國招景仁不至云方作書與光論樂——— 司馬光〔宋代〕
- 次韻王適一百五日太平寺看花二絕——— 蘇轍〔宋代〕
- 春分日——— 徐鉉〔唐代〕
- 匡山居——— 尚顏〔唐代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