醒來時、月轉(zhuǎn)西廂,隔窗猶聽箜篌
出自宋代仇遠《合歡帶(效柳體)》:
令巍巍、一段風(fēng)流。
看情性、忒溫柔。
記得河橋曾識面,雨凝晴、欲問還羞。
沈吟半晌,蟬敧舞鬢、鶯澀歌喉。
到黃昏飲散,□雖未語,心已相留。
紗窗低轉(zhuǎn),紅袖同攜,隨花歸去秦樓。
酒力難禁花易軟,聚眉峰、點點清愁。
瞋人笑語,朦朧嬌眼,鬌扶頭。
醒來時、月轉(zhuǎn)西廂,隔窗猶聽箜篌。
注釋參考
箜篌
箜篌 (kōnghóu) 古代來自西域的譯詞。一種撥弦樂器,弦數(shù)因樂器大小而不同,最少的五根弦,最多的二十五根弦,分臥式和豎式兩種。琴弦一般系在敞開的框架上,用手指撥彈 harp,an ancient plucked stringed instrument仇遠名句,合歡帶(效柳體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