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遺至孝
陳遺至孝。母好食鐺底焦飯,遺作郡主簿,恒裝一囊,每煮食,輒貯收焦飯,歸以遺母。后值孫恩掠郡,郡守袁山松即日出征。時遺已聚斂得數(shù)斗焦飯,未及歸家,遂攜而從軍。與孫恩戰(zhàn),敗,軍人潰散,遁入山澤,無以為糧,有饑餒而死者。遺獨以焦飯得活,時人以為至孝之報也。
翻譯和注釋
譯文
陳遺極孝順。他母親喜歡吃鍋底的焦飯。陳遺擔任主簿時,總是收拾好一個口袋,每次煮飯,就把鍋底的焦飯(鍋巴)儲存起來,等到回到家里,就帶給母親。后來遇上孫恩侵入?yún)强?,當天郡守袁山松就要出兵征討。這時陳遺已經(jīng)積攢到幾斗鍋底的焦飯,來不及回家,便帶著隨軍出征。雙方在滬瀆開戰(zhàn),袁山松被孫恩打敗了,軍隊潰散,逃入山林沼澤,沒有什么可以用來做糧食的,有因為饑餓而死了的人。唯獨陳遺靠鍋底的焦飯活了下來,當時人們都認為這是對最孝順的人的報答。
注釋
至:很,十分。
鐺:鍋。
恒:經(jīng)常,常常。
輒:總是。
貯收:貯存,收藏。貯,積存,儲藏。
遺(wèi):贈予、送給。
值:正好遇到,恰逢。
孫恩:字靈秀,晉安帝隆安三年,聚集數(shù)萬人起義,攻克會嵇等郡,后來攻打臨??r遭敗,投海而死。
袁山松:時為吳郡太守,被孫恩軍隊殺害。
即日:當天,當日。
斂:積攢
餒:饑餓。
主簿:郡守的屬官,負責文書等事。
陳遺至孝問答
問:《陳遺至孝》的作者是誰?
答:陳遺至孝的作者是劉義慶
問:陳遺至孝是哪個朝代的詩文?
答:陳遺至孝是南北朝的作品
問:陳遺至孝是什么體裁?
答:文言文
問:陳遺至孝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陳遺至孝 出自 南北朝劉義慶的《陳遺至孝》
問:陳遺至孝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陳遺至孝 的下一句是 母好食鐺底焦飯,遺作郡主簿,恒裝一囊,每煮食,輒貯收焦飯,歸以遺母。
問:出自劉義慶的名句有哪些?
答:劉義慶名句大全
陳遺至孝賞析
隆安三年(公元399年)秋,道教首領(lǐng)孫恩趁機聚眾反晉。隆安五年(公元40年),孫思以兵士10余萬,船只2000多艘進攻建康。與晉廷所派劉牢之決戰(zhàn)于京口,孫恩大敗,損失慘重,再次退人海島。元興元年(公元402年),孫恩舉軍攻臨海,失敗后投海自殺。
- 賢牧堂師睪使眾作祠堂,要學朱張與鄭王。大家飛上梧桐樹,自有旁人說短長。
- 品令(秋日感懷)情難托。離愁重、悄愁沒處安著。那堪更、一葉知秋后,天色兒、漸冷落。馬上征衫頻搵淚,一半斑斑污卻。別來為、思憶叮嚀話,空贏得、瘦如削。
- 水調(diào)歌頭·安石在東海標簽:抒情余去歲在東武,作《水調(diào)歌頭》以寄子由。今年子由相從彭門居百余日,過中秋而去,作此曲以別。余以其語過悲,乃為和之,其意以不早退為戒,以退而相從之樂為慰云耳安石在東海,從事鬢驚秋。中年親友難別,絲竹緩離愁。一旦功成名遂,準擬東還海道,扶病入西州。雅志困軒冕,遺恨寄滄洲。歲云暮,須早計,要褐裘。故鄉(xiāng)歸去千里,佳處輒遲留。我醉歌時君和,醉倒須君扶我,惟酒可忘憂。一任劉玄德,相對臥高樓。
- 品令 試茶旋碾龍團試。要著盞無留膩。*云獻瑞,乳花斗巧,松風飄沸。為致中情,多謝故人千里。泉香品異。迥休把尋常比。啜過惟有,自知不帶,人間火氣。心許云誰,太尉黨家有妓。
- 塞翁吟睡起鸞釵亸,金約鬢影朧。桅佩冷,玉丁東。鏡里對芙蓉。秦箏倦理梁塵暗,惆悵燕子樓空。山萬疊,水千重。一葉漫題紅。忽忽。從別后,殘云斷雨,馀香在、鮫綃帳中。更懊恨、燈花無準,寫幽愫、錦織回文,小字斜封。無人為托,欲倩賓鴻。立盡西風。
- 天童道上二首嶪岌嶄巖太白峰,高名千古獨稱雄。放懷擬向山頭立,宇宙都歸一望中。
- 詠亡有禪師山齊養(yǎng)獼猴閑庭樹樹菓垂霜,聽法猶憐入草堂。異類豈能知禮節(jié),每來相對坐禪床。
- 哭德和伯氏六首溪冷浣花宗武哭,池荒夢草惠連愁。行人猶說春風夜,燈影書聲共水樓。
- 謝倅監(jiān)試未畢事而出以詩三章來用韻奉酬極欲從君十日歡,倦飛終羨鳥知還。棘園觀戰(zhàn)緣何事,亦縱驊騮自出關(guān)。
- 和士特栽果十首櫻桃一樹含桃火爍空,而今春獻隔離宮。只應壯士憂時淚,灑向枝頭點點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