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類:

作者:

體裁:

釋曇密古詩文作品
朝代:宋代,已收錄15篇釋曇密(一一二○~一一八八),號混源,俗姓盧,天臺(今屬浙江)人。年十二去家,師資福道榮。十六圓具,習(xí)臺教,棄依大慧于徑山。后歷訪名宿,無省發(fā)。之泉南教忠求決于晦庵。偶舉香嚴(yán)擊竹因緣,豁然契悟。即往梅陽,參見妙喜,歷四載。孝宗乾道七年(一一七一),出住苕溪上方,次遷臺城、紫籜、鴻福、萬年。淳熙十一年(一一八四),詔居凈慈。十五年示寂,年六十九。為南岳下十七世,教忠晦庵彌光禪師法嗣。《嘉泰普燈錄》卷二一、《五燈會(huì)元》卷二○有傳。今錄詩十五首。
釋曇密古詩文(第1頁):
- 百八摩尼顆顆圓,遼天鼻孔一時(shí)穿。恒河沙數(shù)佛菩薩,日日呼來跳一圈。
- 即心即佛,非心非紳。不是心,不是佛,不是物,半夜虛空揣出骨。十分描摸畫難成,試問諸人是何物。阿呵呵,咄咄咄。拶倒門前大案山,搏風(fēng)放出遼天鶻。
- 崔顥曾題黃鶴樓,長沙拈起當(dāng)風(fēng)流。大千國土俱家業(yè),諸佛何曾有地頭。
- 平地?fù)︳~蝦,遼天射飛鶚。跛腳老云門,千錯(cuò)與萬錯(cuò)。
- 菩提妙心作麼發(fā),日應(yīng)萬機(jī)元不差?;厥灼橙惠p覷著,大千沙界是皇家。
- 一身浪宕無拘撿,鬧市門頭恣意游。漢地不收秦不管,不風(fēng)流處也風(fēng)流。健則坐,困則休,信任從教雪滿頭。寄語宣和政和元和佛陀,張僧伽李達(dá)磨,老聃孔丘,照顧溈山水牯牛。
- 春日晴,黃鶯鳴,更聽斷崖流水聲。青山疊翠,款步作程,歸來煙島有誰爭。
- 一二三四五,金木水火土。拾得語寒山,豐干騎老虎。報(bào)君知,莫奔鹵。從來保福鹵謾人,不似禾山解打鼓。
- 連綿雨不晴,谷子多損失。二麥未入泥,憂心常惕惕。來歲不饑荒,未敢相委悉。啟告梵天帝釋天玉皇大帝天,且放日頭出。
- 五祖?zhèn)€老翁,從來多指注。不是不知?dú)w,忘卻來時(shí)路。


詩詞推薦:
評論
發(fā)表評論